“六百年昆曲、百戏之母”,几乎之后所有的中国地方戏种都是在承接和吸收了昆曲的造型、行当、身段、唱腔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起来的。
昆曲因唱腔婉转优美、词藻华丽,在明代期间一度很是流行的。
早年间多是全本演绎,不少风流才子、世家大族都极爱昆曲,动辄听上四三个时辰都是有的。
(红楼梦原着诞生的时代,昆曲在北京城受到清代皇家的推崇十分兴盛,因此才会出现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专门从江南釆买小戏子腾挪梨香院建立私家小戏。
在昆曲最为鼎盛的时代,昆曲成为最流行的民间音乐。
而87版电视剧《红楼梦》人物的“刘海头”,是完全照搬了仅有一百年历史的现代越剧所“创新”出来的、现代人发明的仿古新发型而已。
被红学粉丝骂为糟蹋原着的“京剧戏子头”,出于87版制作方对古典戏曲文化精髓昆曲的无知。
京剧的诞生时间可以追溯到1790年?。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吸收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经过不断交流和融合,最终形成了京剧。
曹大家是1763年去的,京戏还没诞生呢。)
贾母让宝玉点戏。
这个时候,昆曲班子为了生存,便取消全本点唱演绎的老习惯,因为唱一本戏,要花太多时间了,听戏的人没有足够的耐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已经开始改做折子戏,比如《牡丹亭》,便是改成了十二折。
这就方便豪门大族听戏,他们一般会点一出戏里面的精华片段,挑着听。
一次堂会,可以点三四出戏的几个折子,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