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统一大业——灭汉(四)

平瑶乐 于乐公子 1798 字 3个月前

同样,南汉西北招讨使潘崇彻,一位饱读兵书、身经百战的将领,其麾下铁骑曾无数次踏平敌阵,威名远播。他本是南汉坚不可摧的壁垒,智勇双全,堪称国之栋梁。然而,在这权力的旋涡中,即便是光芒万丈的星辰,也难逃猜忌的阴霾。南汉刘鋹,心怀猜忌,疑云密布。他听闻潘崇彻功勋卓着,心中非但没有半点欣慰,反而生出莫名的恐惧与不安,深恐这位忠良之臣心生异志,动摇了他的龙椅。于是,一道密旨悄然下达,如同暗夜中的寒风,吹向了桂州的方向。

刘鋹密令一名深得他心的宦官,身负绝密使命,悄然起程。临行前,刘鋹的眼中闪过一抹阴鸷,低声而冷酷地对那宦官耳语:“此行务必谨慎,若见潘崇彻有丝毫异心之兆,无需请示,即刻就地正法,以绝后患!”宦官领命,心头虽惊,却也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有丝毫懈怠,即刻踏上征途。

桂州城下,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宦官怀揣着使命,踏入这座军事重镇。城内,潘崇彻正忙于整饬军备,筹划边防,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浑然未觉。宦官暗中观察,只见潘崇彻治军严明,将士用命,一派忠诚勤勉之态,并无半点不臣之心。然而,皇命难违,宦官心中五味杂陈,却也不得不继续寻找那虚无缥缈的“异心”证据。

这段时日里,宦官与潘崇彻的接触愈发频繁,他亲眼见证了这位将军的赤胆忠心与高超的军事才能,心中的天平悄然倾斜。最终,他意识到,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这位忠诚的将领,而是源自那深宫之中无尽的猜忌与猜疑。

然而,宦官深知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默默地将所见所闻深埋心底,带着对潘崇彻的敬佩与对时局的无奈,踏上了归途。而潘崇彻,依旧屹立于边疆,以他的智慧与勇气,守护着这片土地,直到历史的洪流将他与那个充满猜忌的时代一同淹没。

宦官悄然返至御前,轻启朱唇,语调中带着几分揣摩与微妙:“陛下,奴婢此番探访潘崇彻府邸,所见之景,颇令人玩味。未见其有丝毫异动,更无谋逆之兆显露。彼人日常,竟似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周遭环绕着百余名装扮得艳丽非凡的伶人,他们或吹笙悠扬,或抚琴清越,歌声婉转绕梁,舞姿翩跹若蝶,宴饮之乐,不绝于耳。而谈及军国大事,潘崇彻却似置身事外,全然不顾,此景此情,实难预料其心中所图。”

刘鋹闻言,面色骤沉,心中不悦如暗流涌动,随即一纸令下,将那些战功赫赫的武将们军权尽数剥夺,仿佛一夜之间,昔日战场上的风云人物皆成了他疑心暗鬼下的牺牲品。他眼中,似乎每一处阴影都藏着叛乱的苗头,那份无端的猜忌,如同野草般在他心田肆意蔓延。

然而,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刘鋹的荒淫无度与暴虐行径,终是激起了朝堂内外的阵阵涟漪。其中,士军知兵马使李廷珙,一位心怀家国、眼含正义的将领,目睹了忠臣良将被逐一残害之后,心中悲愤难抑,最终决意不再沉默,毅然选择了背弃这腐朽的南汉,投身至新兴的大瑞麾下。

这一转身,不仅是忠诚的转移,更是对正义与光明的向往。李廷珙带着满腔热血与对南汉的深深失望,向大瑞的皇帝于乐呈上了精心筹谋的《平岭表策》,不仅详细剖析了岭南地形地势,更提出了诸多精妙绝伦的征讨策略,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对胜利的渴望。

从此,李廷珙化身为瑞军的智囊与先锋,他不仅亲自引领大军,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更以其对南汉地形的熟悉,成为了大军不可或缺的向导。在他的指引下,瑞军势如破竹,一路所向披靡,直逼南汉腹地,仿佛是为那些无辜逝去的忠魂,讨回了一份迟来的公道。

贞观三年,春风轻拂,万物复苏之际,大瑞帝国的一纸诏令,如同春风化雨,悄然间改变了南国的宁静。乐土之上,皇帝御笔亲封,潭州防御使李光毕,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被委以重任,担任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即讨伐南汉之大军统帅,其肩上承载的,不仅是皇恩浩荡,更是平定边疆、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

与此同时,朗州之地,团练使尹崇珂,以其沉稳干练、治军有方,被擢升为副元帅,辅佐李光毕共襄盛举。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犹如星辰般璀璨于大瑞的天空,预示着此役必将凯旋。

而道州刺史王继勋,则受命为监军,他以清廉正直、洞察秋毫着称,此番前往,不仅监督军纪,更添几分公正与严谨,确保大军行动如臂使指,无懈可击。

随着一道道急如星火的命令自皇城飞出,穿越千山万水,传至帝国各州郡。各地将领闻讯而动,犹如百川归海,纷纷调集精锐,誓师出征。一时间,铁马金戈,旌旗蔽日,浩浩荡荡的大军,向着南汉的贺州城下汇聚,誓要一雪前耻,扬我国威。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是大瑞帝国对南汉长期割据的一次决定性打击。春风中,战鼓声声,激励着每一位将士的心,他们知道,自己即将书写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与辉煌,更是大瑞帝国版图上,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光毕,其声如洪钟,响彻云霄,誓师之际,言辞铿锵,誓要循贺水东流之势,直取南汉心脏——兴王府,此计非为强攻,实为诱敌深入,欲以智谋歼其精锐。果然,南汉之主刘鋹,闻讯大惊,急遣大将伍彦柔,率水师逆流而上,沿郁江、贺水疾驰而来,欲救危局。

瑞军将士,早已布下天罗地网,静待良机。待伍彦柔部深入腹地,伏兵四起,箭如雨下,一场激战,伍彦柔命丧沙场,贺州城头,易帜而换。此役大胜,士气如虹,李光毕之名,更添几分传奇色彩。

转眼五月,春风已逝,夏意渐浓。瑞军乘胜追击,直指韶州。南汉都统李承渥,不甘示弱,集十万大军于莲花峰下,布下象阵,欲以蛮力抗天威。只见战象巍峨,声势骇人,然瑞军将士,面无惧色,强弓硬弩,蓄势待发。随着一声令下,箭矢破空,如流星赶月,象阵瞬间瓦解,韶州城破,瑞军再下一城。

李光毕立于城头,望向南汉腹地,豪情万丈,扬言将直捣黄龙,取广州而代之。此言一出,南汉朝野震动,刘鋹惶恐不安,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屈尊,恳请老将潘崇彻出山。许以高官厚禄,只求能挽狂澜于既倒。然潘崇彻心中,却另有盘算,拥兵自重之意,已悄然滋生,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荣耀”,他只是淡然一笑,心中波澜不惊。

李光毕麾下的铁骑,如潮水般涌至泷头,尘土飞扬间,战云密布。此刻,南汉之主刘鋹,心生怯意,竟遣使者蹒跚而出,手捧求和之书,言辞恳切,企图以言辞之蜜,化解眼前兵戎相见之危。

然而,在这乱世洪流之中,刘鋹的心早已被贪婪与恐惧所吞噬。他暗中筹谋,欲携宫中累世积累的金银珠宝,泛舟海外,以求偏安一隅。岂料,天不佑之,满载财富的海船尚未迎来它的逃亡之主,便遭遇了宦官乐范与千余名叛军的觊觎。夜幕之下,一场无声的盗窃悄然上演,乐范等人趁着月黑风高,将那些闪耀着罪恶光芒的珍宝悉数掠走,只留下一片空荡荡的甲板,和刘鋹绝望的叹息。

绝望之余,刘鋹不得不再次放下身段,重遣使者萧?与卓惟休,二人肩负着重如泰山的使命,踏入敌营,请求宽恕。李光毕立于阵前,威严如山,他缓缓宣读大瑞天子的旨意,字字铿锵,直指南汉所面临的唯一出路:战,则玉石俱焚;守,乃困兽犹斗;降,或可保全黎民;死,则万事皆休;逃,更是徒劳无功。言罢,他竟不顾使者哀求,直接命人将二人送往大瑞都城,以示决绝与不容退让。

刘鋹闻讯,心中更是惶恐不安,犹如惊弓之鸟。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他竟又想起了郭崇岳这位昔日的勇将,急令其重掌兵权,企图在绝望中寻得一丝生机。

南汉将领植廷晓,一位铁骨铮铮的勇士,面对敌军的压境,心中并无丝毫退缩之意。他深知,固守城池虽可暂避锋芒,却无异于慢性自杀;而出城迎战,亦是生死未卜。植廷晓不愿南汉将士沦为待宰羔羊,毅然决然地率领麾下精锐,沿河布下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誓要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

瑞军如潮水般涌来,渡河之际,战鼓雷动,喊杀声震天动地。植廷晓身先士卒,立于阵前,其英勇之姿,犹如战神再世,激励着每一位将士。然而,战争总是残酷无情,尽管他们浴血奋战,植廷晓最终还是在一片刀光剑影中,悲壮地倒下了,他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那片染血的土地上。

随着植廷晓的陨落,南汉的另一位将领郭崇岳,虽心有不甘,却也只得无奈撤回至精心构筑的木栅之中,企图借此抵挡敌军的攻势。然而,瑞军岂是等闲之辈,他们深知火攻之利,一场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木栅,郭崇岳在绝望与混乱中,亦未能幸免于难,其英勇的一生,就此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南汉的国都广州,此刻已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宦官龚澄枢等人,眼见大势已去,竟丧心病狂地放火烧毁了南汉的宫殿与仓库,火光冲天,映照着他们扭曲而绝望的脸庞。这熊熊烈火,不仅烧毁了南汉的财富与辉煌,更烧尽了它最后的希望与未来。

数日之后,瑞军兵临城下,南汉末代君主刘鋹,身着素服,走出城门,向胜利者投降。这一刻,南汉的历史翻过了最后一页,其曾经拥有的六十州、二百四十县、十七万零二百六十三户百姓,皆归于新朝治下。南汉的兴衰更替,如同过眼云烟,只留下一段段悲壮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