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简单的情况就是,春秋时期各处战场遗迹挖出的骸骨,骨架绝对会比普通人更大。这也是能吃饱和吃不饱,一眼就能察觉出来的区别。
楼氏的午餐是什么?
高固看着案几上的菜色,发现好多竟然搞不懂由什么来烹饪而成,只知道看着好看,闻上去也是极香。
属于高固看不懂的菜品,它们是各种炒的烹饪方式。
楼氏都能生产铁质的武器和防具,自然也能将铁锅给制造出来。
铁锅的出现,直接就让楼氏的烹饪方式往前迈了至少一千年,出现了各种炒的食物。
而华夏其实要到两宋时期才出现炒这种烹饪方式,哪怕只是初代的炒,在当时仍旧形成很大的轰动。
因为高固不懂菜色,没有贸贸然去吃。他先看其他人怎么吃,再有样学样,吃到第一口炒牛肉,前所未有的滋味直接让味蕾绽放。
小主,
有没有这么夸张?就是这么夸张啊!
知道北宋靠独门秘笈的饭店,做出声色之后干了什么吗?他们依靠炒菜的烹饪方式,成立一个超级大的集团。
那是没有味精或鸡精的时代,用的盐巴可能也很一般,仅仅是掌握炒菜的烹饪技巧就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不止是宋人趋之若素,连带他国前来的人也是一吃就黏上!
楼氏有精品白盐,并且还搞出了味精。
啊?这就有味精了???
那不是恰好楼令知道制作味精的材料以及制作流程嘛。
所以,一次没有成功,大不了多试几次,总是能够搞成。
当然了,楼氏的味精跟现代绝对不一样。
富含蛋白质的原料,如小麦、大豆、面筋或者鱼肉都可以作为材料,经过浸泡或煮沸?,再水解蛋白质经过过滤以及中和,随后收集和洗涤,最后的步骤便是煮沸的结晶物了。
说起来不复杂,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索幸的事情是楼令不缺可以使用的人手,还是经过了教育的人手。
真要让楼令自己去搞?很抱歉的来讲,他的时间过于宝贵。
高固吃的就是用了细白盐和味精烹饪出来的食物,以至于不管是什么食物都不是春秋时代烹饪手法以及受于材料限制能比拟的。
“这楼氏……”高固来楼氏之后,从住到吃,感受到了极致的享受,控制不住想道:“明明没有什么历史底蕴,怎么活得比谁都好呢?”
仅仅是在吃这一项,高固没有觉得自己以前都是吃糟糠差不多,可是必须承认楼氏的食物就是好吃!
不提猪食,主要是当前没有多少人养猪。
即便是楼氏也没有大量养猪,原因是大多数人都吃不饱,哪有条件养什么猪。
没有大量养?那楼氏肯定是有在批量养。
楼令其实已经在对猪进行改良,也就是让猪的脑袋不是那么大,身上的肉更多。
猪是从野猪到家猪的一个培育过程,明显特征就是家猪的脑袋没有野猪那么大。
阉割?那自然是要干的,不然猪肉吃起来会很腥。
因此,培育家猪就是可以挑选种猪,其余猪都是需要阉割。而阉割主要是让猪减少性激素,从物理方式上减少腥味。
楼氏在家禽方面也有在进行,只是规模上都不大。
不是楼氏收集不到大量的鸡、鸭、鹅,完全是配套手段跟不上,一场家禽瘟疫过后什么都剩不下。
牧畜其实也是那种情况。
所以,在出现靠谱的医兽技术之前,干大规模养殖牧畜的风险超级高。
楼氏顶替赵氏成为晋国最大的牧畜业家族,从赵氏那边获得的兽医或相关技术极少。
不是赵氏灭亡被其他家族捡漏的情况太严重,真实的情况是以搞牧畜作为主业的赵氏,他们本身也没有掌握多少技术。
那么些年来下,楼氏一直在研究和补足相关技术,其实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比较有限。
哪怕是楼氏取得的成绩有限,讲事实也是领先于当代。这是有方向和没有方向的差距。
一整个用餐过程,只在起初寒暄一下,正式开始用餐就没有人讲话了。
需要了解一点,这一次并不是宴请,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顿午餐。
要是正式的宴请,楼令反倒不会上新式的菜色,一定是按照身份等级,严格上该上的食物。
为什么?因为一些场合就是不允许出现特立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