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20日,港岛九龙,宏源大戏院
“苕氏手里应该还剩下十几间电影院,拿过来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防止下边有人做手脚,毕竟港岛这地方想要布置新的电影院可能会很难。”提到苕氏的院线,王跃也是有些唏嘘,这些年苕氏电影业务不景气,在维持电影公司的同时也将部分边缘产业出售了,这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院线,如果不是还要最后一点脸面,恐怕连这最后的十几家都剩不下。
“王生,苕氏剩下的电影院情况都不是很好,都是单厅的,装修不行,服务不行,周边治安也不行,根本就赚不到钱啊。”陈柏翔有些着急,别看北方国际院线的电影院大多不是很大,可架不住咱们的新啊,装修新,设备新,服务周全,完全不必要接下苕氏院线那个包袱。
“没关系,公司对你又没有KPI指标,咱们也不缺钱,你放心大胆的重建就是了,翔子,你现在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你要记住,我们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赚钱,你也不是资本家的雇员,你是北方发展的高管,是工人阶级的一员,是国家的主人和领导阶级的一员。”王跃不得不再次强调,他现在的首要目的真不是赚钱而是花钱。
“我也是工人,也是国家的主人?”听了王跃的话,陈柏翔不禁心中激荡,他是真的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国家的主人,这距离他这个殖民地的三等公民实在是太远了一些。
“这有什么,不光是你,绝大多数的港岛老百姓也有机会,就像是宫雪现在搞的新经济计划是一样的。”王跃笑了笑,九龙城寨虽然还没有彻底完工,可部分单位已经开始对外招商了,第一批就引入了一千多家“小微企业”,由公司提供技术、设备、品牌,用来生产大量产地为港岛的西方商品,这些商品的商标都是在世界各地注册的真商标,唯一不同的就是原材料或者商品是大陆生产的,送到港岛这边稍微加工一下贴标就可以出口了,也算是和KGB合作的假货贸易战的一条平行线了。
“王生说的是,只有紧紧跟随祖国脚步才有未来。”陈柏翔丝毫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甚至很多港岛影视人都搞了自己的外国品牌,想试一试能不能也孵化一个品牌出来,毕竟他们这些人可是比普通人更有优势,就是北方发展规定的那个雇员不得超过八人的规定让他们对企业壮大有些担心而已,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就是让上游厂商多赚一点钱就是了。
“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你放心,港岛在咱们的共同努力下是不会衰弱的,重新振兴港岛才是符合我们共同利益的。”王跃嘴上唱着高调,心里却是想着怎么在花钱的同时更好地约束这里,以防他们以后再闹什么幺蛾子。
“王生说得对,我们都是自己人,自然也是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陈柏翔更放心了,他是真担心王跃会因为一小撮人对港岛有意见,从而放弃这里,就现在港岛的状态,一旦没了北边的支持,就只能是慢慢等死的节奏,就好像赖以为生的转口贸易,虽然大多数公司还在港岛,可货船进出港这块却是集中向了羊城港和魔都港,就连不列颠公司都不愿意在港岛停靠轮船,原因也很简单,事儿太多了。
“放心,一切都会好的,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港岛人民的共同富裕,而这个途径要是勤劳致富,而不是金融投机,而且惠及的对象应该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一小撮人,只有普通人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王跃用一种近乎苦口婆心的语气说道,有时候觉得《XX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雇佣员工不超过八人是一个很恰当的数字,严格执行的话,还真的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执行两个字,执行不好的话,啥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罢了。
至于说会不会限制经济发展,那不是还有多种经济所有制吗?除了国企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这些,小微企业也可以通过精细分工来放大企业产能。就像是滨州的小微企业,虽然还是一个个小企业,可却也能干出数百人的集体企业都干不成的事情,
“王生,鬼佬的经济学家认为港岛太小了,不适合发展制造业。”陈柏翔有些不太拿得准,他觉得不列颠经济学家说得也不是一无是处。
“港岛很小,可是大陆很大,背靠大陆,一切都不是问题。”王跃眯着眼睛,他倒不是想要把港岛经济搞垮,他最终的目的是将两边的差距快速拉平,而不是像后世要用几十年才弥平这个差距。
“确实是不成问题,有祖国大陆的扶持,港岛确实是可以获得快速发展。”陈柏翔忙不迭地点头,制造业他不是很清楚,可他对影视公司这块很了解啊,依托滨州那边的精细化分工,仅有数人的电影公司过去以后一样可以正常拍摄,别说是拍摄小制作了,就是拍摄鸿篇巨制都没有问题。
物业公司,在北方国际院线推出“胶囊公寓”以后,港岛就冒出了很多物业公司,随便找一处场地,贷款购买几十上百个“胶囊公寓”,然后就可以开业大吉了,投资小,收益大,还可以改善底层民众的生活质量,倒逼港岛的那些无良业主降低租金改善居住环境。
建筑公司,滨州的模块化建筑已经打出了名声,现在港岛很多小型建筑公司都选择使用模块化建筑,借助吊装设备,几个人就可以干上百人的活,成本低、速度快,连售后和保险都不用他们操心,这段时间,港岛小型建筑公司发展的非常迅猛。逼得很多大型建筑公司都不得不重新洗牌,进一步让渡利润。
物流公司——
旅行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