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一个人,侥幸存活下来,借助着一艘小船,忍饥挨饿七八天,算是回到了燕州。
在燕州上岸之后,这个人将这个噩耗告诉给发现他的渔民之后,就再也撑不住,也挂掉了。
除了灭梁之战外,这是燕州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关键是,灭梁之战是燕州取得了胜利,大梁国的损失在燕州的数倍以上。
而这一次,大印国完胜,燕州完败。
灭梁之战,杨枫只是心疼,却并无半点恼怒。
可这一次,杨枫彻底被大印国给激怒了。
帝王之心,便是如此,我燕州可以败你大印国,可以灭你大印国,但你大印国绝不能败我燕州,灭我燕州。
这件事情,杨枫没打算瞒着,而是打算让整个燕州的人都知道。
而且,杨枫还下令,举办一场引魂仪式,他要将那十几艘军舰上的英魂全都引入燕州英雄纪念地。
这一败,虽然是燕州的耻辱,是杨枫的耻辱,但并不是燕州不如大印国,而是因为双方处在完全不同的境况之下。
大印国的战斗机轰炸,而燕军身处大海之中,又没有高射炮相助,完全是被动挨打,没有半点反抗之力。
虽说军舰上的燕军也反应迅速,纷纷解开小船,准备分散逃走。
但大印国的出动的战斗机实在太多,轰炸实在太密集,最终只导致一人得以暂时生还。
一道燕王令横空而出,可以算得上是罪己诏吧。
在燕王令中,杨枫承认了这个决策的草率和失误,并决定要召开一场引魂仪式,将沉睡在大海中的英魂全部引回燕州,回归故土。
这道燕王令,很快就传遍了燕州各地,张贴在了燕州所有城池的显眼位置。
大家从燕王令中,能够深刻体会到杨枫对那个决策的后悔,对大印国的痛恨,以及日后必灭大印国的决心。
而且,在燕王令中,杨枫也明确了引魂仪式的具体日期。
因为灭梁之战,燕州伤亡惨重,使得以前的燕州英雄纪念地已经不够用了。
早在新蓟城的设计时,杨枫就又准备了一个更大的燕州英雄纪念地。
这一次,杨枫准备在新的燕州英雄纪念地召开引魂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