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会昌中兴之平定昭义军(8)穷途陌路,刘稹殒命

大唐气象 贪狼木 2112 字 1天前

迅速平定了太原兵变,武宗、李德裕再次将目光投向昭义战场!

李德裕对武宗说:“以王宰的能力,早该攻下泽州(山西晋城),而他却拖延了两月之久仍未动手。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王宰与石雄不和。王宰即便攻下泽州,距潞州(山西长治)仍有二百里;而石雄占据冀氏(山西安泽县),距潞州只有一百五十里。王宰担心攻打泽州会牵制昭义防守力量,让石雄得以趁虚攻破潞州,抢走首功。”

“其二,王宰心有所惮。据臣了解,王宰的弟弟王宴实在昭义所属磁州(河北磁县)担任刺史,被刘稹当作人质扣留。他之所以迁延不进,恐怕就是这两个原因。”

武宗思忖片刻,吩咐李德裕颁诏给王宰,催促他进兵,并转告说:“朕看这小小贼寇,终究难逃惩治。也知道宴实是卿的爱弟,但为了申张道义,希望你能顾全大局。”

会昌四年(844年)二月初四,朝廷追究太原兵变责任,免去李石节度使职务,诏令河中(治永济,今山西运城境)节度使崔元式使坐镇太原,将武宁军节度使石雄委任为河中节度使。

河中与昭义毗陵,这样的调整显然更有利于石雄的作战行动。

二月初六,石雄接连攻陷良马(山西安泽良马镇)等三座堡寨。

为了让王宰尽快发兵,李德裕提议:“有些事情往往需要施压才能成功!之前,陛下让王宰进攻磁州,何弘敬担心王宰入境,不得不出兵与昭义接战。陛下抽调外地军队进讨太原,太原驻军畏惧家人被杀,先行擒获杨弁。如今王宰在万善观望不前,请让义成军节度使刘沔镇守河阳,出动所部两千精锐进逼万善,置王宰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王宰如能了解朝廷用意,势必不敢逗留。王宰一旦进军,则让刘沔率重兵屯驻于昭义以南,壮我声威。”

武宗拍案叫好,当即改任刘沔为河阳节度使。

二月二十五日,河东行营兵马使王逢再次攻下石会关(山西晋中榆社县西北)。

时至四月,王宰迫于各方压力,终于率军攻向泽州。泽州守将刘公直顽强阻击,双方陷入胶着。

七月,在李德裕提议下,武宗诏令王逢率军屯驻翼城(今山西临汾辖县),作为预备队,在阻敌西窜的同时,视情增援石雄、王宰。

从此时的战况看,昭义军太行山以西泽、潞二州,其对外通路均已被唐军截断,只能固守待援。

太行山以东的邢、洺、磁三州,也已遭到魏博、成德两军的分割包围,只要不出意外,城破败亡是迟早的事。

李德裕担心武宗赦免刘稹,把即将到手的全胜弄成个半拉子工程,委婉劝道:“德宗时,朝廷与李怀光交战,恰好京城爆发了严重旱灾,府库存粮即将告罄。德宗不想再打,派宦官马钦绪征求朝臣意见。时任左散骑常侍的李泌取来一张桐树叶,用手将它打碎,交给马钦绪。德宗诧异的询问原因,李泌解释‘陛下与怀光的君臣情分,如同这片叶子再也不可复合了。’德宗这才下定决心,击败李怀光后遂用李泌为相!”

武宗信奉道教,对李泌这位道家出身的传奇高人早有耳闻,听了李德裕的话,不禁叹服的说:“他的确是位奇士!卿放心,朕不会赦免刘稹。”

在唐军的持续打压下,昭义军粮食逐渐匮乏,士气极为低迷。刘稹的心腹爱将高文端迫于形势,降于唐军。

李德裕知道他对昭义情况十分熟悉,专门把他请到京城,请教破敌之策。

高文端没想到李德裕如此看重自己,感动之下阐述了三个观点:

第一,泽州(山西晋城)不好打,硬攻恐会死伤众多。泽州城内现有兵力一万五千人,他们经常将半数兵力潜伏在附近山谷,待我军攻城疲敝时突然杀出,我军仓卒应战必然失利。建议让忠武军环绕泽州构筑防御工事,并派兵固守,为攻城军队提供护卫。敌军见我围城,一定会集结主力出城决战。只要将他们击败,即可乘胜夺取城池。

第二,固镇寨(山西长治沁源县西南,在长治西北)四面悬崖,易守难攻。然而寨中没有水源,饮水需到营寨以东的山涧中取用。请让王逢派人切断水道,不出三天敌必弃寨而逃。拿下固镇寨,再往东十五里就是沁州城(山西沁县)。

第三,洺州(河北邯郸永年广武镇)由都头王钊带一万人戍守,刘稹前段时间诛灭了薛茂卿全族,又杀掉了大将谈朝义兄弟三人,王钊由此心生疑惧。刘稹曾派人征召王钊回潞州议事,被王钊托故拒绝。由此可知,王钊不会再听令于刘稹。但王钊及所部将士家人都在潞州,他们担心家人被害,也不会轻易选择投诚。只要让人密告王钊,让他带兵袭击潞州抓获刘稹,事成之后提拔他做节度使并给予重赏,想必他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