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空间站所需技术

回到研究基地后,项目审批手续终于顺利到手,南天门基地的第一阶段研发工作也随之正式启动。

以西方航天技术的发展来看,对空间站建设所必须的技术有了详细的总结。

第一类技术就是航天基础技术,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器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航天测控技术。

运载火箭技术和航天器设计与制造技术相对直观易懂,它们是航天任务成功的基础。

而航天测控技术则涵盖了更多方面,包括轨道控制、姿态控制、遥测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导航以及数据传输等多个关键环节。

过去全球在沃尔夫条款生效以后,对夏国航天发展的看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西方在航天领域拥有先发优势。

夏国只能从老大哥那有限的技术交流中获取一些有用信息。

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江辰革命性地研发出了以小型核聚变和电推进发动机为核心的飞船,彻底抛弃了传统的火箭技术,性能全面领先。

所以还能形成技术阻碍的只有测控技术,不过如今有了AI,解决这方面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类则是生命科学技术,如何让空间站提供能够维持宇航员日常生活的环境。

夏国人对种田的渴望是刻在基因中的,太空中不能种田可不行。

虽然梦舟号的诞生让补给不再是问题,可考虑到突发情况,南天门基地必须得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大家熟悉的生物圈研究。

其余的像通信技术,热控技术保障了空间站长期在太空中运行,内部设备和宇航员的安全问题。

还有大量为了配合各种生物,物理,化学等实验所需要的技术支持。

当江辰领着杨工团队,将南天门基地所需的技术一项项地列举出来并进行分析后惊讶地发现。

这些技术难题似乎并没有原本想象中那么难以攻克。

其中过去空间站建设的核心技术交会对接技术,一直是因为航天器发射质量限制而必须通过在轨对接来构建更大规模的空间组合体。

由于每次航天发射所能携带的重量和燃料都极为有限,因此交会对接的过程必须极为精准且迅速,以确保航天器的安全和有效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