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这是荷兰队对德国队的惩罚

小组赛前两轮结束,孙宇以3球2助的成绩,成为了欧洲杯前两轮小组赛最闪亮的球员。

感谢“荷兰三棍客”以及挨打的亨特拉尔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念头突然通达,这支荷兰队的更衣室没有出现内讧。

老队员没有教年轻队员做人,白人球员没有和苏里南裔爆发冲突,球星之间也没有因为球权和进攻资源的分配搞出矛盾。

在这样的状态下,孙宇在这支球队里踢得非常舒服。

不敢说予取予求,起码也是如鱼得水。

根据孙宇的了解,荷兰队最近六年的更衣室氛围都还不错。

自从2010年世界杯,范马尔维克把以华丽进攻着称的橙色军团改造成一支偏重防守型的球队后,荷兰球员突然开始同仇敌忾。

果然是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同富贵。

一支球队的更衣室安定不安定,在足球这项运动中一定会马上体现出来。

这个时间段刚好是那一年荷兰球员职业生涯的巅峰,虽然他们没有获得世界杯冠军,但他们也是几乎站在世界顶峰的一群人。

也许在他们眼里,如果自己运气再好一些,已经变成了世界冠军,世界级球员。

到了2012年欧洲杯,范佩西、亨特拉尔、范德法特、罗本和斯内德都觉得自己应该是大佬。

球队的矛盾立刻体现在了比赛结果上,荷兰队前两场小组赛都输给了对手,范马尔维克最后一轮干脆排出了4-1-2-3阵型,把球队的攻击手都放在了场上。

2014年世界杯,这一批已经步入三十岁的球员重新证明了自己,在世界杯上获得了第三名。

世界杯结束,这一批荷兰球员被认为已经步入了职业生涯的黄昏。

没有想到,年轻一代的成长又让这一批球员看到了争取大赛锦标的希望。

小组赛前两轮结束后,荷兰队已经成为了法国队、比利时队和葡萄牙队之后的第四夺冠热门。

看到孙宇在欧洲杯赛场上大放异彩,他在这个夏天的热度甚至已经把所有体育同行甩到了一边。

在欧洲杯前的一周,孙宇拍摄的可口可乐广告就已经出现在国内。

欧洲第一场比赛结束后,孙宇在国内更是顶着年轻巨星的称号,成为了每一名华夏球迷都不得不关注的存在。

第二场比赛结束后,孙宇排在了射手榜第一名,他在欧洲杯中的表现已经产生了破圈效应。

于是,一些反思怪、精神外国人和一撮博眼球的自媒体又开始在互联网上兴风作浪。

《观赛有感,我们的足球怎么了?》。

《华国人在体育领域无法驾驭集体运动》。

《如果孙宇在国内,他一定被埋没在了试卷里》。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一年半前,国足错过了一位世界级边锋》。

《有没有一种可能,让荷兰足球成为我们的加工厂》。

......

一夜之间,几十篇又长又臭的文章和视频出现在了网络上,每一篇都能带来不小的阅读或者观看数量。

这一波报道出来,直接把孙宇看傻眼了。

媒体、名人和一些机构说出来的话,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这一批玩意儿说起制度忌讳如深,点出一两句不明所以的话,紧接着开始胡诌八扯,有些干脆胡说八道。

说起足球那就更有乐子了,凡是提到专业性的事情都是一笔带过,全篇都在说大而空的话。

如果一名新球迷看这些新闻,根本没有从这些文章中摄取任何养分。

提起足球,很多媒体的遣词造句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晚清洋务运动的时代。

很多足球人说得话老气横秋,没有新意,有很多人说的话甚至与十几年前没有什么区别。

“伟大的左后卫”、“进了进了进了......”这些号称足球专业人士现在干的事情更像是把这个行业当作了自己挣钱的工具。

如果长时间关注他们就能看出来,他们说话的模式和遣词造句,与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相比都没有什么变化。

模板一套就是一篇评论。

甚至是某个影响力很大的搜索引擎给荷兰队2010年世界杯决赛失利的原因定性为“主教练不重用神童范德法特,决赛上用人失误”。

神特么“神童范德法特”!

神童是对天资聪颖的儿童的一种称呼,范德法特那一年都特么27岁了,还神个毛。

专门编辑这一分类的工作人员甚至搞不明白金童奖和神童的区别,甚至搞不明白范德法特获得金童奖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

“主教练决赛上用人失误”绝对是炸裂级别的点评,他们甚至不明白足球比赛的结果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世界杯决赛结束的时候,就连西班牙队主教练博斯克都不敢说范马尔维克在用人上有问题,这个搜索引擎的编辑就敢盖棺定论。

反正荷兰队失败了,随便凑一个原因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