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还是那个数学。
英文没有,不过大学里面拉丁文是必修的,罗马那边也有对应的必修汉文课,而且似乎更早一些。
史学,基本一样。因为“大明朝”还没完蛋呢,没有明史。洪武朝以后都算近现代历史,占的分量不太多,主要考点还是商鞅变法、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这些内容。
真正让商洛觉得有些麻烦的是社学课和儒学课。
社会课就是大明律、各种律令,各种诏、诰、表。《大军贴》,还有许多“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宗讷做祭酒呵”、“俺汉人地面西边”之类的诏书是要全文背诵的。因为是啰哩啰嗦的元末明初白话文,背诵起来尤其麻烦。
儒学课就是四书五经。不过考得非常浅,四书范围内要考一些经义理解,五经只要会背内容就行了。
字数方面,四书的《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这俩本来就是礼记中的摘选。论语和孟子都不需要背诵理解全文,也只是背诵摘选,合起来两万字左右。五经方面只是零星摘选,背诵合计也是两万字左右。拢共加起来是48000字左右。
这里面有许多部分和国文课、历史课、社学课都重合了,所以对一般学生来说真正要背诵的部分不是太多。对商洛麻烦些,不过他早就知道一定要科举,所以四五万字的背诵他早就完成了——他觉得说老实话,比背诵“abandon”那一大溜要简单太多了,至少论语讲人话。
实际上就儒学考题这部分来说,这点背诵量搁在几百年前也就是开蒙之后几年要背的东西,秀才考试的内容比这些要难太多。但今天的秀才试只是“国民基准”而已,经学这种背诵内容并不太复杂,而且已经渗透到各种文化作品中去了,考试的时候联系上下文也大体能写出来一些。
再补上数学物理这些自然科学,大体难度上其实不太好和之前的秀才考试比较。但从通过率的角度来看,这通过率课高了太多了。
“呼。”戚园松了口气,“还好,还好。我们班要是出了个秀才都没考过去的,就是我这个班长的失职了。话说,我一直很奇怪,你的数学符号是不是罗马那边的算法。因为这都是拉丁字母。”
“很像哦。”韩行知回答道,“我叔叔在学拉丁文,我看过他的书。里面和罗马那边的运算符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嗯不过也有不同。毕竟罗马的汉字比这天书里面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