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看你儿子。”江荻一边扯着江浔的羊皮袄,一边朝父亲喊着,江浔也看到了父亲,夕阳的霞光中,父亲被夕阳晕染上一层光晕。
爸——
“怎么就这身打扮?”熙熙攘攘中,江文远终于挤了过来,细心打量着儿子。
儿行千里父担忧,这大半年,江浔又是去上海,又是到陕西的,他就没怎么睡过一个囫囵觉,他是京戏老生演员,今天是特意请了假过来接自己的儿子的。
“体验生活,在陕西住了快一个月,”江浔把行李包递给刘斌,里面是王贵财两口子给他带的陕西特产,还有两条羊腿,“爸,我这不是好模好样地回来了吗?”
……
离家大半年,城市如旧,虽然没有后世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却干净整洁,充满温情。
江浔瞅一眼路边巨大的宣传牌,上面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形象,“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字样迎面而来。
江浔家里就住在京剧院的家属院,近处是土墙红瓦的中国传统平房,远处则是欧式的西洋建筑。
八十年代的琴岛,就是这样一座风情万种与现代气息水乳交融的城市。
从琴岛啤酒厂借来的上海轿子驶进院子,一个小男孩用煤夹子夹住一个燃烧得正旺的蜂窝煤,放进自家炉子里,趴在地上用力地吹着,这种从小就熟悉的煤烟味,此时是那么亲切。
江浔顺手在孩子头上弹了一下,他已是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是属于家的味道,属于母亲的味道。
“我的老儿子回来了,过来,让妈看看,瘦了,怎么去了一个月瘦成这样?还穿了这么一身!”
母亲赵丽明是团里的旦角,这些年退下来,专心教学生,看到儿子的模样,亲昵地也在儿子头上摸了一把。
“饿了吧,洗洗手,赶紧吃饭,”她转身用筷子敲了敲江荻的手,“洗手去,再给你弟打盆洗脸水。”
桌子上,猪蹄冻,红烧虾,汆丸子……,还有一条酱焖黄花鱼,难得还有几瓶啤酒。
现在,啤酒是计划生产,而且产量出奇地少,每年盛夏或者节假日,有关系的人拿着条子买几捆啤酒,没有关系的人只能排队。
有时为了照顾饭店内喝啤酒的顾客,有的饭店不得不搭菜卖酒。
不过,有大姐夫在,江文远这个老丈人不缺啤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