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进攻营口

毕竟以他目前所掌握的力量而言,想要去攻打旅顺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

而且就算能够勉强发动攻势,也绝对不可能直接将矛头对准旅顺军港。

旅顺军港它所处的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极为险要。这座军港坐落在辽东半岛的西南端,面朝东南方向,背靠着广阔无垠的黄海北岸。

其东边耸立着雄伟壮观的黄金山,山势险峻,直插云霄;西边则是形如猛虎摆尾的老虎尾半岛,威风凛凛,气势磅礴;而在西南方向更是有着一座巍峨高耸的老铁山,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守护着这片海域。

“旅顺口”是由两座高山紧紧相夹而形成的。这两座山之间仅仅留出了一个宽度大约为 300 米左右的狭窄出海口。而在这道出口之中,仅有一条宽度仅为 91 米的航道。

如此一来,每一次都只能够允许一艘体型巨大的军舰从中顺利通过。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那宽阔的航道两侧,山峦起伏,绵延不绝。而就在这些看似平静的山体之中,却隐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秘密——众多火力机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

这张火力网布置得极为巧妙,各个机关之间相互配合,互为犄角之势,使得整个防御体系坚不可摧。

从战略角度来看,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堡垒,易守难攻。无论是曾经惨烈的甲午战争,还是激烈异常的日俄战争,日军虽然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但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守,始终无法从海上成功攻入旅顺。

早在明代时期,聪明睿智的古人便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并在此设立了水师营。水师们肩负着出海巡哨的重任,时刻警惕着来自海洋的威胁。

时光流转,到了 1880 年,清政府更是下定决心,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筹建北洋水师。于是乎,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工程就此展开。

他们精心规划,先是不断拓宽航道,以便大型战舰能够自由通行;接着又对港湾进行了彻底的疏浚工作,确保水域畅通无阻。同时,人们还不辞辛劳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以建造更多的设施。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那些雄伟壮观的炮台和坚固无比的港池。一座座炮台高耸入云,炮口威严地指向远方,仿佛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而那巨大的港池则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海岸线上,为舰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停泊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