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美之战开始前,张浩就在做准备了。
准备快速完成花国的初步工业化。
40年开始的基础工业建设在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之后,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
对花国而言,限制工业化的不是资源和技术,更不是工厂和设备,而是人力。
换句话说,就是缺乏大批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花国长期以来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虽然有些轻重工业的基础,但质量不高、规模不大,培养的工人也多是轻工行业的操作工。
以这些初级工人的能力,很难适应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改造升级。
为了解决产业工人不足的问题,从张浩道八路总部都在想办法快速培养工人群体。
西北和西域地区很早就建立了一大批的中小工厂,一边搞生产,一边培养人员。
联合管理中心成立后,得以集中迁移到西南地区的高等院校、重工企业等教育和生产资源,加上张浩在特别军事区不惜工本的施行了数年的免费教育,总算是把花国工业化需要的第一批本土的产业工人培养出来了。
这批产业工人的数量不多,经过技能等级认证的加一起才不到一百七十万,中高级技工更是少的可怜。
不过有了这批产业工人的火种之后,加上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几十万技术人员,以及从满洲和远东招募的一批工人,已经让花国初步拥有了完成重工业产业布局的能力。
联合管理中心趁着美洲打得热闹,在国内开启了工业化的新阶段。
由于资金充足,联合管理中心放弃了之前多快好省的工业建设方案,难得的奢侈了一把。
原有的工厂继续生产,新的重工联合体直接重起炉灶,以维持战争和国内生产建设的需要。
张浩负责把全新的重工设备运过来,3023部队和各地的工业部门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将设备变成工厂。
上下一心通力合作之下,上千万人被动员起来,参与到工作当中,就连一些部队都为各地的工业建设让路。
短短半年时间,在冀中地区拔地而起了一整套的钢铁产业。
从锅碗瓢盆到船用钢材,从军工炮钢到铁轨枕钉,完全实现了钢材的自给。
花国在46年底的钢铁总产量超过了一千八百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