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是啊,说起来番薯没有被发现之前,每年饿死的人太多了。所以我们听说有新的粮种,也是很高兴啊。要是推广开来,百姓们又多了一样填饱肚子的食物了。”
户房的主簿虽然掌管的是户籍,但也是最切实的接触到老百姓的人。看着以前的一些卷宗,被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他也再是铁石心肠的人都感到心酸难过。他考取功名之前也是想着要造福百姓的。只是他人微言轻,也只能尽力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尽力为百姓做点事情。
“不瞒各位大人,这个东西是我们从番外带来,但是自己还没有种过。这是我们来这边落户后第一次试种。具体收成还得全部收起来才知道。据换土豆给我们的番外人说,某产可以达到三千斤左右。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沙土地荒地都能种。只是产量稍微低一些。”
户房主簿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什么?某产能达到三千斤?番薯的某产也才两千左右,还是种的好的情况下。这个某产能达到这么高?”
“大人,这个是他们说的,具体能达到多少,当然也跟土壤和种植条件方式方法有一定的关系吧!你要是种下去了不管不顾的肯定也达不到这个产量!”
“你说的是,就算是这样,某产有两千,甚至一千就够了。毕竟荒地还是很多的,只要勤快一点多开垦一些荒地出来。就算某产只有几百斤也是划算的。”
“是啊!”
“是啊!”
府丞这时候也不得不重视起来。他可是在府尹离开后最有机会接任府尹的人。他没有家世背景,也是考中举人之后才找了关系被分派到南山府。又在这边娶了南山书院院长的小女儿。才在几年后坐上了府丞的位置。
府尹在这边也干了好几年了。要是没有好去处,很有可能要在这个位置上干到死,或者说跟其他府尹轮换位置。他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只有府尹高升了,他又有一定的功绩,才有可能接任府尹的位置。
“刘老爷,你说你在家里种了,什么时候收割呢?方便我们去看看吗?”府丞对刘父不是很了解,沈万山的主要生意他还有一定的了解。除了西北的贸易生意,其他大多生意都是在南山府以及下面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