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借宿

空劫 安子鱼 788 字 2个月前

山色涳蒙,天中下着淡淡细雨,一个身着黑白道袍的年轻道士正在赶路,只见他头束道髻,以木簪插住,身后负一只玄色背囊,长身玉立,形容潇洒。

只是山中雨色似有越来越大之势,只见这道士黑白道袍上似有淡淡莹白,将雨点隔开,又似乎雨点打在衣服上便是这般颜色,道士似乎脚力非常迅速,因是有武艺在身,只见他身形轻快,略作提纵之术,一迈便有数丈。

数日前,赵鹤年辞别门中众人,便洒然下山。只是青华郡人烟稠密,便寻了个僻静之处降下飞舟,只以脚力赶路。若按蓝玉田所说,倒也不急于这几日,于是便缓缓而行。

他此行打算,先往青华郡一行,渡了沈哲言之后,便要改道回返青桑郡家中。待了结尘缘俗事,再前往北冥洲。

眼见天色渐晚,便寻思找户人家休息,举目远眺,倒也见山脚有几户人家,便提步赶去,到了地方,只见暮色已经四合。赵鹤年忙敲了户人家门扉,只听里间传来一声苍老声音:“谁呀”,赵鹤年忙道:“小道乃是行脚的道士,眼见天色渐晚,还望能借宿一宿”。随即里间传来几声声响,赵鹤年侧耳倾听,似听有人在低声说话,一个声音问道:“老头子,谁呀”,另一个声音答道:“不知道,且看看”。

不过片刻,便见一老汉开门出来,身后跟着一位老妇,老汉见到赵鹤年如此打扮,连忙打拱作揖,招呼赵鹤年进来。老汉关了院门,老妇从屋中取来一块粗布想帮赵鹤年擦拭雨水,只是屋中昏暗,只点一盏油灯,并未发现赵鹤年身上并无水迹。赵鹤年道声“谢”,接过粗布佯作擦拭了几下。放下手中布帕,拱手说道:“谢过两位居士,若不是承蒙收容,怕今晚便在这雨中度过了”。

老汉忙道:“道长不嫌弃,是老汉的福气”,两人又招呼他坐下。老汉问道:“不知道长去往何处?”

赵鹤年回道:“去往青华郡白元县城中,不知老丈可熟悉路径?”

老汉回道:“熟悉、熟悉,也曾去过几次,离此地不过二十余里,沿官道行走,不过半日光景,便能看见县城,只是如今雨后路滑,道长可暂歇两日,再赶路不迟”。老妇也是一旁说道:“正是呢,若是事不急促,何必匆忙”。

赵鹤年点头应是,随即问道:“老丈家中怎只有二位居住?”老汉回道:“前几日儿媳回娘家,我怕路上不太平,便让儿子一同前去,怎奈孙子缠着他娘不放,便让他们带去了,无非耽搁两日,地里也不甚打紧”。

老汉恐赵鹤年赶路辛苦,略说了几句,便催促老妇收拾西面空屋,老妇抱了两床被褥过来,这平日里便充为客房,堆放了一些杂物之外,收拾得也是干净利落。

赵鹤年盘坐床上,取下身后伞囊,置于一旁,随后自环中取出火铜炉放于怀中,运转丹田真气包裹丹炉祭炼。

第二日清晨,天刚朦朦亮,赵鹤年忽听门外有脚步声传来,随即便听见有人敲门,喊道:“道长可曾起了”,赵鹤年忙起身拉开房门,老汉正站于檐下。

赵鹤年出了房门,不由抬头看了看天空,只见天中彤云密布,天边虽有些光亮,也是一片昏黄。昨夜听见雨声断断续续下了一夜,瓦上、檐下水滴不断,这泥土房子屋脚甚至渗入水来。

老汉看了看赵鹤年脸色,随即宽慰道:“今日雨势甚急,恐一时也不能停歇,道长尽管安心住下,切莫着急赶路才是,这山间恐有山石崩塌,一切还需以身体为重”。赵鹤年听他宽慰,也是略舒眉头,点了点头。老汉请他主屋用餐,老妇将几个杂和面饽饽和一大碗菜叶汤水端上桌来,老妇搓了搓怀中围腰,说道:“山野饮食粗陋,道长莫要嫌弃”。赵鹤年道:“居士客气了,方外之人,能有热汤入腹,片瓦遮身也是满足,又哪敢挑拣。”三人一同用了些吃食,便在屋中闲坐聊天。只是老妇担忧道:“往年里这时节也不曾这般大的雨水,这地里刚下的种子莫要糟蹋了才好”。

赵鹤年只是双目盯着天边,这雨也不同寻常,似有一股腥气参杂其中,他运起望气术,只觉天边一股煞气奔涌而来,似是江海涌潮,往着这边直压过来。赵鹤年只觉胸中似有巨石压上,透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