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首日的热身赛就出现了「头号种子队爆冷输给名不见经传的队伍」,这样劲爆的新闻。
本届U17的热度由此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很多本来并不怎么关注网球这项运动的人,都被推文上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住,然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进去。
在这样的万众瞩目之下,正式比赛的第一枪:分组预选,很快便打响了。
今年的青少年世界杯,不仅将运动员的年龄限制下调至十二周岁,连晋级的规则也做了修改。
跟以往抽签决定好对手后,一场定胜负,打赢了就晋级、打输了就直接淘汰的制度不同。
本次U17采取的是小组循环赛制。
32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队伍,按4个一组,总共分成8组进行对抗。
每一队都有机会和组内的其他三个国家交手,并且大赛还规定:这三场比赛里每个选手只能上场一次。
最后的出线名额,则由在比赛中获胜更多的队伍摘得。
也就是说,单场比赛的输赢,并不能直接决定你这支队伍晋级与否。
据说这样的规定,是主办方为了让更多的球员能够展示自己,以便获得赞助商的青睐。
众所周知,网球是一项颇为昂贵的运动。
像U17这样以集体形式参加的比赛还好,大部分的费用会有政府拨款,不需要运动员操那些额外的心。
但,那些以个人名义参加的大型赛事,就不同了。
只有极少数的选手,可以单靠自己就担负得起这一系列庞大的开支。
于是,U17的领导阶层就打起充当起双方桥梁的算盘。
一旦成功,那么将来,球员和赞助的老板中只要有一方能记住它的好,U17就是稳赚不赔的。
就算不记得,那也没关系。U17的公关团队写宣传通稿的时候,自己在履历表加上一笔不就行了吗?
人嘛,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
在这样内行人和外行人都十分热烈的期盼下,小组内的首场比赛终于拉开了帷幕。
今天樱花国队要进行比赛的这个场馆,比之前开幕式的那个要离得近些,所以加藤她们到的很早。
来得虽然够早,但人却一点也不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