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地底新世界

超离子冰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奇特性质的冰,它由氧-氢化合物组成,但与普通冰不同,其分子结构中的氢原子呈现出金属特性。

超离子冰的存在是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太阳系内行星和卫星上的条件而首次发现的。

这种冰的形成条件非常特殊,需要在极高的压力下才能形成,这些压力条件在地球表面是无法达到的,但在天王星和海王星等气态巨行星的内部却可能存在。

在这些行星的内部,由于极端的压力和温度,氢和氦可能会被压缩成液态或固态,从而形成超离子冰。

不过在地底世界这种高温高压环境中也能形成超离子冰,现在黄超看到的这些黑漆漆的岩壁恐怕就是超离子冰了。

大自然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水凝结成冰。

在地球的普通环境中,水形成的冰被称为“冰Ⅰ”,我们经常把这类冰放到冷饮中降温,其分子形状是我们熟悉的六边形,也就是雪花的形状。

当大气压增加倍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水会凝结成“冰Ⅵ”,其分子形状变成棱柱形;

继续增加压力,可以形成“冰Ⅶ”,其分子形状会变成立方体。

如果继续增加压力就会形成黑色的“超离子冰”,也就是“冰XⅥ”。

超离子冰是突破了形态限制的冰,液态水和固态冰对于超离子冰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在超强的压力作用下,超离子冰中的氧原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和普通的固态冰相同,但是氢原子却失去了电子,成为带电的离子,可以在固态冰中自由穿梭,就像在液态水中一样。

超离子冰的密度是普通冰的4倍,在极端的压力状态下,内部结构类似晶体,呈现出黑色的外观,并且由于氢原子失去电子并且可以自由移动,超离子冰具有导电能力。

超离子冰的猜想,起源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磁场不平衡。

天文学家认为在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行星内部,巨大的压力作用可能会形成超离子冰,这些超离子冰在星球内部导电,从而导致行星的磁场出现偏移。

科学家也在实验室中,利用高压喷射,完成了超离子冰的创造,但目前超离子冰的存在时间只有几纳秒,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