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建国称帝一

李昊然站在书房的窗前,凝视着窗外忙碌的手下们,心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坚毅而复杂的表情。自从收到手下呈上来的劝进表,他的内心便再也无法平静。这几天几夜的辗转反侧,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个决定背后的沉重与荣耀。

书房内,墨香与书香交织,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李昊然深知,这一步踏出,便意味着他将告别过去的一切,肩负起开创一个全新时代的重任。这份责任与荣耀,既是上天的眷顾,也是命运的考验。

“主公,您真的决定了吗?”张和的声音打破了书房内的宁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位跟随李昊然多年的谋士,深知这个决定对于主公以及他们所有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的话语中既有对主公的敬佩,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李昊然转过身,目光坚定地与张和对视,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传递给他:“是的,张和,我决定了。建立一个新国家,将成为我们共同的事业,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开启。”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张和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与决绝。他知道,主公的决定一旦做出,便很难改变。于是,他不再多言,而是默默地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建国大典做起了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昊然与张和几乎形影不离。他们沉浸在国号、体制、官职、爵位、军队编制等一系列重要议题的讨论中,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每当遇到难以抉择的时刻,李昊然都会闭上眼睛,让思绪穿越回前世,从那些浩瀚的书籍和知识中寻找灵感与答案。

“主公,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六部内阁制为基础,但也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张和提出了一个既传统又创新的建议。他深知,六部内阁制历经考验,稳定而高效,但要想在新的国家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

李昊然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好主意。六部内阁制历经考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确保体制既能维护中央集权,又能激发地方活力。”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

在官职与爵位的确定上,李昊然尤为慎重。他深知,一个公平、公正的体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于是,他亲自参与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考核与晋升机制,确保所有人都有机会为国效力,凭能力获得应有的地位。

“官职与爵位的封赏不能随意,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希望。”李昊然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决心。

然而,筹备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赵家的请求便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赵家作为原北齐帝国的皇族,虽然北齐帝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并不意味着赵家就完全衰弱了,赵家还是有很强大的潜势力,并且其势力盘根错节,对于李昊然来说既是一个潜在的盟友,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迎娶赵子怡进宫,无疑能巩固与赵家的联盟,并且对他稳定北方有着极大的好处。但这也可能引起其他世家门阀的嫉妒与不满,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纷争。

“主公,赵家那边催得很紧,您看……”福公公小心翼翼地询问,言语中透露出赵家的急切与期待。他深知,这个决定对于主公来说意义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李昊然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好吧,我同意迎娶赵子怡进宫。但不仅仅是她,还有田大双、田小双姐妹,以及韩招娣和李水华这两个从小就跟在我身边的贴身侍女。她们都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不能辜负她们。”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温情,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公正与仁爱。

福公公离开后,李昊然独自坐在书房里,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他将失去更多的私人时间,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每当想到大汉帝国的未来,那份责任感便化作前进的动力,让他无惧任何挑战。

没错,国号经过他和张和的商量后,决定定为汉,也就是说新国家是大汉帝国。

随着建国日期的临近,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进入了紧锣密鼓的阶段。李昊然亲自参与了每一个细节的讨论与决策,从场地的选择到仪式的流程,他都力求完美。他深知,这场大典不仅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向世人展示大汉帝国实力与信念的机会。

“主公,大典的场地已经准备好了,就在皇城外的广场上。”一名官员前来汇报,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与期待。他深知,这场大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意义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昊然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广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好!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汉帝国已经崛起了!这场大典,不仅要展示我们的实力,更要传递我们的信念与理想。”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

小主,

然而,筹备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军队的编制与将领的确定尤为棘手。李昊然深知,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必须慎重对待。于是,他亲自参与了军队编制的讨论与决策,力求打造一支强大而稳定的军队。

“主公,我觉得我们应该设立禁卫军、城卫军、中央军团和四大军团。”张和的建议再次展现出他的智慧与远见。他深知,禁卫军负责皇城的安全,城卫军维护京城的治安,中央军团是国家的主力部队,而四大军团则分别镇守四方。这样的布局既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又能防止地方割据。

李昊然思考片刻,点头赞同:“好主意。这样的布局既能保证国家的安全稳定,又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禁卫军和城卫军由你亲自负责选拔和训练,确保他们的忠诚和能力。”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张和的信任与期待。

在确定将领时,李昊然更是亲自面试了每一位候选人。从军事才能到忠诚度,他都进行了严格的考察。最终,他选择了李彧、秦朝、田一笑和李强分别担任四大军团的军团长。这四位将领各有千秋,既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又有坚定的忠诚度。他们的加入无疑为大汉帝国的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李昊然则亲自担任中央军团的军团长,以彰显他对军队的重视与决心。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亲自掌握一支强大的军队,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除了军队外,李昊然还非常注重后宫的管理。他深知,后宫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否。于是,他决定对现有的太监和宫女队伍进行整顿,清理掉一批不称职的人员,同时补充一部分新的太监和宫女。更重要的是,他规定了后宫的等级制度和规矩,以确保后宫的秩序与稳定。

原本李昊然考虑过取消太监这个不人道的制度,但是仔细思考了一番后,他还是决定保留这个制度。他知道这里是现实,并不是他一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很多东西哪怕是他做了皇帝也不可能轻易改变。

在筹备开国大典的同时,李昊然也没有忘记国家的经济建设。他深知,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于是,他亲自参与制定了国家的发展计划,鼓励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并大力引进外来技术和人才。

“我们要让大汉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不仅要有强大的军队和稳定的政治体制,还要有繁荣的经济和文化。”李昊然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