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回 全柄与土地

麦德尔毫不掩盖自己的观点:将全力支持民军打败朝廷,登上帝位,生意照样做。

其实,不单英国,列强同样抱此态度,他们认为朝廷腐败无能,

闭关锁国,仇视外洋,而民军倡导"拜上帝会",与西方天主教比较亲近。若能推翻朝廷,换一个统治者也许更容易打交道。因此,当民军起义,一呼百应,以摧枯拉朽之势连克长江沿岸城市,攻陷南京时,列强大多以"不干涉中国内政"为由,袖手旁观、隔岸观火。

王义甫知道不能再敷衍,英国人只是要求在租界内修马路,上海其它地方如何,道台有权便宜行事,答应领事要求,本无大碍。他脑子一转,提出要求:

"领事先生,倘若贵国政府停止向南京贩运军火,下官当火速禀报上司,批准扩修马路,与其它地区连接,如何?"

" OK ! OK !"麦德尔高兴得哈哈大笑,孩子似地蹦起来,扬扬王义甫的肩头道:

"王大人,你很聪明,中国有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是识时务的俊杰,我代表女王陛下政府,向你表示诚挚谢意,贵国政府同意的话,我将把军火卖给贵国军队,并且还可以组织洋枪队,帮助你们攻打南京。"

王义甫大喜过望,洋人真是好哄,答应他一丁点好处,他便如此热心。

两人言谈甚欢,热情拉手道别。

王义甫当即草拟一封呈文,极言自己如何巧施辞令,说动领事先生停止向民军提供军火,并愿组建洋枪队攻打南京云云,向朝廷邀功请赏。呈文经层层转递,到了军机处。军机处见此事关系重大,呈上皇帝。皇帝备加赞赏,提笔朱批:

上海道台颇通洋务,外交有功,才堪大用,赏二品顶戴,吏部勘用。

王义甫鸿运高照,意外升迁,自是欣喜不提。几天后,上海英国领事麦德尔便接到上海道台公函,称协力扩建山东路,即日先行购地。麦德尔信守诺言,不再理睬天京求购军火要求,转而同朝廷合作,

合力攻民军以后,英美两国政府又觅到一个亡命徒、美国人华尔做头领,组成洋枪队,屡次阻止民军南下,号称"常胜军"。这已是后话了。

"孙先生,你又送东西来了,真是太感谢你啦!"

方母在门口迎住孙友,接过孙友拎着的一串大闸蟹,千恩万谢道。

孙友做出若无其事的模样,摆摆手道:

"路过这里办事,顺道看看你们母女。"

他这样的"顺道"近来日渐增多,隔三差五,总要到方家走走,小坐一会儿,聊聊家常。方家母女感激不尽,认为孙先生菩萨心肠,敬如上宾。穷家小户拿不出什么好食物款待,孙友每次来,总要带一点上好菜品,让方小红整治烹调,喝一杯小酒。

红焖大闸蟹端上桌,热香腾腾堆满一大盘。孙友剥开蟹壳,掏出一团蟹黄,放入口中,顿时赞叹:

"好香,味道不错,小红姑娘手艺高明。"

"比起天香楼的味道差远了。"方小红腼腆一笑,对孙先生屈尊在此陋屋小酌感到歉意。像他那样有钱的人看得起自己,真是少见。

"山珍海味,不如粗茶淡饭,"孙友感慨道,挟一筷方母腌制的咸菜,大嚼特嚼,清香满口。

"孙先生别寻开心了,要是天天如此清苦,你可情愿?"方小红揶揄道。

"你们哪里知道,我过的苦日子,想来也让人心伤。"孙友借着酒意,谈起自己小时候经历。方小红不无惊讶:原来孙先生也是贫苦出身。不由地增加了许多亲切感。她原以为孙先生不惜破费银子赎她,必有求于她。可是许多天来,孙先生并无越轨之举,往来频繁,时时周济母女俩,慷慨大方,母女俩视为恩人。听到他的昔日苦处,方小红完全没了戒心,只剩下一片崇敬。

"孙先生好心得好报,老天有眼,才让你苦尽甜来,有许多钱。"方母感慨不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天并没长眼睛,许多恶人照样活得很自在,像小红姑娘这样能干的女子,反而过得很辛苦。不过,"他顿了顿,瞅着方小红道:"全凭小红姑娘的远见,你们的好日子快到了。"

方小红被他瞅得不好意思,低下头嚅嗫道:

"我们有什么好日子?长这么大,不是你孙先生,我还没尝过大闸蟹的味道呢。"

"以后不光吃香喝辣,比天香楼的花神姑娘还要享福。"孙友说着,凑近母女俩,神秘兮兮道:

"我得到消息,英国人和上海道谈妥,要加修山东路到上海道地段。"

"洋人修路,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方母漠然道。

方小红眉毛一扬:"真的?"

"千真万确,小红姑娘早就等着这一天吧!"

方小红被他看破心思,脸上泛起红晕,倒也有几分颜色。她开始亢奋起来,两年前,母亲主张卖田,被她坚决阻止,盖因她在一个极偶然的情况下,到英租界捡煤渣核,听到两个店铺老板的议论,使她树起一个坚定的信念。那是一个晴朗天气,黄埔江边码头相连,江中大小船只首尾相连,桅杆如林,笛声长鸣,一片盛景。方小红和几个年龄相仿的穷孩子相邀结伴,到码头边捡煤核。那时,不少洋船在岸边倾倒煤渣,换水添煤。锅炉里未燃尽的煤核,成为穷孩子们拾取的目标。

煤渣堆积如山,两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在江边观看风景。

"洋人的生意越做越大,黄埔江快装不下洋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