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元丰三年正月初一大朝会上,以王介甫为首的‘三司衙门’众官员,提交了涉及接下来五年的‘经济计划’。
其核心诉求在于如何继续‘开源’,增加国家财政和老百姓生活薪资,保障民生的进一步提升。
在核心诉求的基础上,发展更新军备,武装更多的士兵,提高披甲率和军事化管理。
也就是在有效增加国家和民间财富后,加大对军队的支出,也就是俗称的‘军费开支’。
单这一项的提出,就看出了接下来大宋已经做好了积蓄力量,开疆拓土的准备。
以往的对外战争,都是一场一场的打,一步一步的走。
而接下来,韩某人提出了‘多面出击,横扫诸国’的意见讲话。
“大宋经过多年新政改革,国力、军力、民力,都达到了本朝的新高。”
“可见新政改革对于大宋的重要意义和良好益处。”
“我们需要时时刻刻牢记改革前行的目的,矢志不渝的坚持走‘新政改革’道路。”
“同时面对近十数年的太平环境,以及各类高产农作物推行,大宋人口迎来了井喷式增长。”
“土地的狭窄以及人口的增长,使得大宋农业有了紧张的趋势。”
“因此,我们需要土地,而且是大量的土地进入大宋内。”
“那么应该如何去做?!”
韩明站在群臣之首,当着神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前侃侃而谈。
“战争!!!”
“当此时,我们如何快速获取大量土地,满足大宋百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就只能依靠战争来获取。”
“为了减少时间上的耗费,以及短时间内获取大量资源土地,必须要打快。”
“由此,我们不能再局限于曾经的战争思维,一战一战的打,必须同时出击,多点开花,全面横扫。”
“就比如中南半岛内部的大量资源,南海各国的土地人口,以及东海方面的东瀛各国皆是我们应当要处理的的国家。”
“同样还有曾经的西域各国,他们都应该成为大宋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来应对一切危机的手段,所以,我们无需谨小慎微。”
“随‘二五计划’同步的任务就是‘横扫各国’,积蓄更大的优势,来应付接下来的北伐大计!!!”
韩明的话音落下,整个朝堂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人都知道大宋终于进入开拓进取的‘盛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