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想到赵行舟这么一个贼匪,居然出身名门,是大宋开国的第一功臣的韩王赵普。
纵观北宋初期,赵普在其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从赵普孤身投太祖开始,到后面的【雪夜定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大事件,能看出赵普的卓越眼光和智计。
而后面的“烛影斧声”到“金匮之盟”,改变整个北宋进程的事,也能看出赵普的果决。
当然,这让后人对赵普的评价降低了不少。
比如老朱,南京立庙祭祀时,礼部本来拟定的名单中有赵普的名字,却被老朱表明【赵普负太祖不忠,不可从祀】,直接踢出祭祀名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赵普的名声,也是毁誉参半。
不过,在王行之看来,赵普此人却是难得的人才,不仅智计出众,在政治上也是难得。
毕竟在纵观历史,像赵普这样,能得到两任帝王器重,委以高位,最后又得其善终的功臣,可是少之又少。
更何况,赵普可是北宋稀缺得谋士,被后世一些网友排在历史十大谋士之中,排行第九。
这赵行舟既是赵普玄孙,想必也是博学多才,即使智计上赶不上赵普,但从简单的接触来看,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过,王行之心里也有着疑惑,赵行舟既是赵普玄孙,为何会沦落成贼匪。
要知道,汴梁城中同样有着赵普后人,虽不如北宋初开时鼎盛,但也有一定底蕴,在汴梁城中不比那些个开国将门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过,他也没怀疑赵行舟是谁家探子,又派来探听他的消息。
毕竟,赵行舟在兰州为匪已经三年多,所以就是赵普重生,诸葛亮在世,恐怕也不可能在这么早就开始布局算计。
于是,王行之以好奇的语气问道“那赵兄弟既然出身名门,为何在此落草。”
“据在下所知,汴梁城中尚有韩王一脉留存。”
“你为何不去汴梁认祖归宗,反而来到此地落草。”
吴长风等人也齐刷刷的看向赵行舟,北宋建国到现在也不过一百余年。
所以赵普的名声犹存,在大宋依旧留着很大的名声,因此在知道赵行舟是赵普玄孙后,吴长风等人也收起了心头的不满。
现在听闻王行之的问话,也感到好奇,毕竟赵普可是死后封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