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规模不大不小,对人类而言其尺度仍然显得十分惊人。
各个行星都有各自极端严苛的条件。
想通过传统挖掘机方式进行开采简直不可能。
以地球近邻金星为例。
它的核心由铁-镍组成,外层依次是硅氧化合物组成的壳层,表面看上去与地球相似。
然而,金星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气压达到地球九十多倍!再加上自转缓慢导致磁场微弱,数亿万年来一直直接受到太阳风侵蚀。
这里的温室效应相当强烈,平均气温超过四百度,高温区甚至能达到五百摄氏度。
除此之外,还有厚厚一层二十公里厚的浓硫酸云,普通金属工具几天时间便会被破坏殆尽。
高温、酸性物质、巨大压力——这些都是金星的特点。
而其他的天体也都存在各种风险,拿木星来说吧,这颗气体巨星内部富含液态金属氢,是一种理想的超导材料,在较高级别文明中有广泛用途。
采集它需要承受高达数十亿帕斯卡的压力,没有特殊防护装置几乎无法达成。
于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专门开发太空采矿船的任务被正式提出。
关于采矿飞船的具体需求,韶叶子列出了一长串:
首先要保证高效挖掘;同时还得拥有极高耐久性以适应多种恶劣状况;
此外还需装载能力强大和快速航行功能。
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旅途耗时增加收益。
更为关键地是,必须能够大规模量产才行。
这么庞大的要求发出去之后,整个科学院的人都感到头痛不已。
连韶叶子自己也被迫亲自介入这项工作。
“这样的标准不用超限技术可能实现么?”刘琛看着各项参数忧心忡忡地说。
韶叶子点点头回答:“按理说,这是处于一级文明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
这将是自建立月球基地以来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此次任务不仅是挑战,也是对现有技术水平一次检验。
即使理论可行的技术,韶叶子也不打算直接套用资料库中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