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到兖州

倒不是林思榆怕林家旁支这些人搞事,以她现在的实力,杀这些人如踩死蝼蚁一样简单,但随意杀这些人,肯定会被别人质疑是不是她杀人灭口,这事今日闹了出来,她便不能随意处置那些人,再说她也怕对小花灵和空间有影响。

战场上拿把刀剑,凭真本事怎么杀敌都行,但治理国家不能随意杀人,所以谢时晏才会觉得累,才会宁愿亲自带兵上战场杀人。

此时的谢时晏正在和刘武的十万大军,林州刺史刘进带领的三万人,分开三路渡河。

分别是刘武的十万大军在中路正面迎敌,乘的全部是这几个月加紧制作的大船,刘进带领三万林州守军用快船在青水河下游悄悄渡河,而谢时晏带着五千龙骧军,还有刘从平带领的一千斥候精兵,已从青水河上游用羊皮艇快速渡过了河。

谢时晏这支队伍一上岸就在半山腰上,大周的东部地区多山区和丘陵,这座连绵的山脉叫泰沂山脉,泰沂山脉是大周国,北周国最高的山脉。

谢时晏之所以选择从这里过河,一是因为这里没有守军,大概所有人都认为这么高的山想下去都难,是东部地区的天然屏障,却不知道龙骧军和斥候个个都是爬山下山的高手。

二是因为下山后再行百里便是兖州城,兖州是第四代异姓王永王陶潜的封地,先帝曾对谢时晏说过,陶家人清正忠直,堪用。

第二代异姓王曾和先帝一起征战过,到了如今的永王越来越低调了,低调了几乎大周的百姓和臣子几乎不记得还有个异姓王。

谢时晏之所以先从兖州入手,当初北境雪灾,谢时晏到青州赈灾时,永王曾派人暗中送了不少粮食给谢时晏,后来谢时晏在北境称帝,永王虽没表态,但池州的海盐来源多是来自于兖州。

谢时晏下山后,带着几个斥候穿着便装,准备进兖州城,其他人暂时待在山时。

兖州城北门紧闭,只在侧边开了两道小门,左边进,右边出,小门仅能容一辆马车经过,所有人和车都要检查过才给进出,他们在城门口被拦住了。

“几位要把身上的武器先暂时存在我这里,等到出城时,再还给你们,我们会写一个纸条,纸条上会注明有什么武器。”守门的人解释道。

除了谢时晏身上没有任何武器,刘从平背着自己连睡觉都不离身的赤霄剑,其他几个斥候也习惯性的每个身上有一把连弩和匕首。

“这……。”刘从平自然不愿意,其他人也不好当众交出连弩,这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恐怕就算交出,也会被守城的盯上。

几个人无奈,只得折回头,刘从平肯定不可能把自己的赤霄剑交到那些守城军手中。

“留两个人在城外看管武器,五个人分开进城,刚才我们离开,应该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不过,总要见一见永王,便是盯上也无所谓。”

这一次五个人没有一起,而是各排各的,北门这边进出的多是渔民,山民,兖州一边是青水河,一边是东海,更是背靠泰沂山脉,依山傍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且兖州南边有一片极宽广的平原,所以如果说青州有一半因为地形,一半因为池松寒十年的管理变得富庶,那么兖州就是纯粹因为地形优势而富庶。

盐矿是兖州最大的收入来源,整个大周国有四分之一的盐来源于兖州,其他分别是淮州,涟州,杭州,越州,淮州,毫州,另有四分之一来自西北的池盐。

但兖州是永王的封地,所以兖州的盐业收入不用上交国库。

这一次五个人顺利地进了城,但谢时晏和刘从平经过时,守城军还是多看了他们几眼,无他,两个人长得太出挑了,都是身材挺拔高大,都是天生的王者气质,这样的人平时极少见到。

于是在谢时晏他们进了兖州城后,便已经有人通知了永王。

永王陶潜听到后心念一动,便对身边的两个谋士说道:“本王怀疑是北边的人来了,今早北边传来消息,说是谢时晏御驾亲征,涟州,淮州那边打得正激烈,没想到他们来到了兖州。”

“王爷如何选择?”一个谋士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提出来了,兖州不可能独立于大周或北周,只能依存一边,大周的永兴帝早就让人送来礼物示好,还说可以让永王最小的妹妹永怡郡主嫁给永兴帝,做皇贵妃,位同副后。

这个条件不能说有些吸引永王,异姓王到了第四代,已渐渐没落,一旦局势稳定下来,以后还有没有异姓王都难说,但如果永怡成了皇贵妃,将来如果生个儿子说不定能有机会问鼎江山。

那样的话,可保永王再有几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