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斯特同样说的很直白,哪怕美国现在再看不惯奥斯曼,但是现在德国和日本才是美国的头号敌人。
至于和平停战,只要美国有一天还想要有大国的想法,基本上不可能,除非达到一个各国都可以接受的情况。
然后签署一份停战协约,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只有和平。
至于能够维持多久,那就要看第四方崛起的时机了,以及他们想要抢占的市场份额是属于哪家的。
只有当所有的老牌强国落败之后,才能再添上一把新的交椅。
“世界需要和平,我们也需要和平。”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说道。
现在德国和奥斯曼虽然没有取得完整的战果,但是也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利益。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消化这些成果,转化成自己国家的实力。
不然凭借现在的情况,在内部纷乱四起的时刻,是没有办法全力以赴的打击敌人的。
而且国家的韧性会严重的不足,一旦遭遇到一场重大的失败,就会瞬间解体。
“我明白了,非洲地区的划分方法不变,亚洲地区我只需要若开山脉以西的部分和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部分。”阿雷·斯特点了点头道。
“至于中南半岛和大洋洲,以及东海地区,我们一律不插手。”
“而而我们动手的时机,只能是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之后。”
说白了,大家对于各种协约是如何看待的,大家都是半斤八两,毕竟德国和奥斯曼都是拿条约当屁纸的主。
而维持盟约最重要的永远是共同的利益。
虽然如此一来德国想要干涉太平洋沿岸地区,那么想要不受到奥斯曼的影响,就要绕道好望角,如此一来那么就又多了许多的可操作空间……
所以现在作为德国的盟友,日本一天还存在着,那么奥斯曼同德国之间永远处于极度戒备状态之下。
不然区区一个巴尔干地区,根本就不需要驻扎如此规模的部队,拥有100万人控制巴尔干地区即可让他们翻不出任何浪花。
但是奥斯曼如果再加上其他部队和武警(预备役)部队,总数约在500万左右。
而想要消除戒心,那么必须就是让双方都位于同一水平之上。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只是轻轻颔首,对于奥斯曼提出的需要德国放弃日本的话语,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