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心学

透过车窗,顾章看着车外的雨景。

那细密雨丝如银线般斜织,在天地间蒙起一层如烟似雾的薄纱。

街边的树木在风雨中瑟缩,枝叶颤抖,似在低声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心事。

顾章的目光有些怔忡,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

车缓缓前行,雨滴打在车窗上,蜿蜒滑落,如同泪痕。

顾章望着这雨幕,心中愈发烦乱。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似乎想要抓住些什么。

这时,手机突然震动,打破了车内的静谧。

顾章回过神,掏出手机。

“老公,什么时候回家?”

“我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

“那我在家等你。”

电话那头的声音明显有些兴奋。

挂断电话,顾章不由笑了一下。

他心中那些负面情绪,在自己妻子打来这个电话后,忽然间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路上,顾章的车速并不快,因为他的脑海里正在卷起风暴。

他的思绪飘回到了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之上,想起了《传习录》中所阐述的诸多深刻观点。

《传习录》作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蕴含的智慧,不断地吸引着顾章去深入探究。

顾章首先想到了“心即理”这一核心观念。

王阳明认为理不在心外,心是理,理是心,一切道理皆从心中生发而来。

正如《传习录》中所记载的,王阳明曾言:“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

他强调与人心相隔的“天理”,不过是僵死的教条,若一味地向外求理,便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

顾章不禁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在外界寻找答案和准则,却忽略了内心深处本就蕴含着的真理。

就如同孝顺父母一事,若心中无孝亲之念,即便知晓再多的孝亲之理,也难以付诸行动。

而一旦内心有了这份孝心,自然就会知道该如何去行孝,无需刻意去寻找外在的理由。

进而,顾章又思索起“知行合一”的重要论断。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知道而不行,只是未知 。”

这让顾章认识到,知与行并非是两件分离的事情,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真正的知识必然伴随着行动,而行动中也必然蕴含着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