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我看是‘一惊百动’还差不多!”年长的官员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咱们尚书省的面子,这次算是丢到姥姥家去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另一位官员赶紧打圆场,“至少,咱们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这题目多的,以后都不用发愁了。”
“完成是完成了,可这过程...”年长的官员摇了摇头,欲言又止。他总觉得,这事儿办得有点…窝囊。
原本只是想请廷尉府帮个忙,谁承想,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咸阳城。
中书省、御史台、少府...甚至连太医署都凑热闹,送来了一堆稀奇古怪的题目。
“太医署的题目,你们看了没?”一位官员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说是能测试考生的‘仁心’和‘应变能力’,结果出的都是些什么‘如何用三根针救活一个假死之人’、‘如何用一堆草药配置出起死回生的神药’...”
“这哪是考‘仁心’,这是考神仙吧?”另一位官员忍不住吐槽,“他们太医署的人,自己能做到吗?”
“哈哈哈哈...”
屋内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笑声,气氛总算轻松了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廷尉府出的题目,倒还真有点意思。”一位官员翻看着手中的卷宗,若有所思地说道。
“哦?怎么说?”其他几人立刻来了兴趣。
“你们看这道题,”那官员指着卷宗上的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城郊发生一起命案,死者是一名独居老妪,身中数刀,家中财物并无损失...请考生分析,凶手的作案动机,并推断凶手的身份特征。’”
“这...这不是廷尉府前几年费了好大力气才破获的那桩奇案吗?”一位官员惊呼。
“没错!”那官员点了点头,“这廷尉府,还真够‘实诚’的,把真实的案子都拿出来当考题了!”
“这算什么‘实诚’,这是‘破罐子破摔’吧?”另一位官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们就不怕被天下人耻笑?”
“这案子可是用了将近五个月才破获。”
“耻笑?我看不见得,”年长的官员摇了摇头,“这题目,出得高明啊!”
“高明?”众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