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能接受

出于某些原因,化工部决定首先接触更为可靠的德国伙伴。

德国一方态度诚恳,送来了完整的设备图纸和技术文件,整整装满了半个货车厢……

至于为什么选择先谈,除了对某邻国长久以来积累的情绪之外,并且他们表现得相对更加友好和务实,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在一个充满真诚和透明的态度下,张明的公司几乎直白地告诉了华夏国:这可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会全力配合的。

但是目前华夏国在相关专业的人才储备方面还远远不够,想要完整阅读一遍那堆图纸都显得有些困难。

更糟糕的是,这些图纸完全使用德语写成,满是各种艰深的专业术语,让人眼花缭乱。

幸运的是,临时被派遣来支援的王大力,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那就是,原本应提供给化学工业部门专家审阅的这些图纸,来自西德一方显然做了“注水”

处理,而且改动颇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一个特别引起注意的地方是,在某个大型反应釜旁边竟然多了一对高功率锅炉。

按照常理,这些锅炉的管道应该直接连到相应容器上,可实际上,它们却曲折地绕过容器延伸到其他地方去了。

最初,大家都认为这两台锅炉是为了保障化学反应过程的安全而增加的重要设备,并赞扬了西德人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然而王大力却从另一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他发现这些锅炉的数据并不符合正常需求,仅仅是为了烧开水用而已。

最终王大力凭感觉找到了这些管线最后通向一个装有46个喷头及单独淋浴间的浴室的事实。

面对质问时,对方代表还强词夺理说是为了让工程师在工作中能够享受热水澡来缓解思乡之情。

“嘿,咱们有了现代化排水系统后才知道原来他们还是直接将脏水倒在街上的!真会装斯文!”

大家纷纷表示不满,并没有因此给予额外优待政策。

随着近年来华夏国自信心的不断提升,这种无理的要求自然不能接受。

王大力当时拿着水壶追赶着几只小金毛(或许应称其为猕猴?),周围人都没阻止;等到看见老人因疲惫几乎喘不上气时才勉强拦了下来。

不过遗憾地是老人最后仅有力气把水壶砸向地面——还好那个铁制水壶质量很好,居然一点都没坏...

旁边的 ** 林晓感到既佩服又好笑,“师父就是厉害,连这么大的问题都能发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