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4960 字 14天前

请大家打开讲义,补充讲表第十三面,我们看三,观心无常。

这个四念处,它的本法是四谛法。四谛法里面有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个里面的“修道”,道法,开出来有三十七道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念处。所以,整个四谛法门等于是,只要你要修出离道的,必修的。那么四念处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不净跟苦,这两种智慧是对治爱烦恼,贪爱的烦恼,对治我们身心世界的贪爱;另一个是无常、无我,这是对治见烦恼,就是我见的颠倒——我们老是想要去掌控,这种主宰性、这种我执的颠倒。

前面的不净、苦我们说过了,我们看第三个,“观心无常”,就是对治我见的颠倒。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从四念处观心无常的本法来看,我们先看第二句话。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我们的心要打妄想,它有两个重点:一个能分别的心,一个是所分别的境。我们的妄想叫做生灭心,它是要有外境的刺激才会有的,所以,离开了外境它是不能存在的。它不能单独存在,不像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可以不需要外境,它能够离一切相,而单独地生起了别的功能。佛陀知道众生的根机,众生不必要现前。但是凡夫的妄想一定要有所缘境,说是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凡夫的打妄想一定要有外境,外境拿掉了,这个心就觅之了不可得了。可见得这个妄想是因外境而有的,所以你没有真实体性,叫“离尘无体”,离开外境没有真实体性。这第一个。

第二个,“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这说到我们众生的毛病了。我们凡夫,尤其是那种成功人士,他往往有一种错觉,就是我为什么成功呢?因为我对我的事业,我打很多妄想,我比一般人用心。我操碎了心,我今天才会成功。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你会成功,跟你打妄想没有关系,是因为你有福报力,你知道吗?你不用这么操心,你也会成功,你懂吗?操心的人多了去了,少数人成功嘛,是吧?所以我们凡夫总是觉得,我什么事都得操心,这个事情才会变好。我跟你讲实在话,这个事情会变好,你操心也没有用。它本来就变好,它就是变好;它本来会变不好,也跟你的操心没关系。所以我们操心叫做白操心。“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可能刚好是因为你操心,这个事情本来就会成功,刚好让你碰上了,所以你认为你的操心让它成功。其实不对,你是白操心了,你不操心它也会成功。这个地方有一种无我的意思了。其实无常跟无我它们两个是混着说的,就是打妄想是多余的。这是从空间上来说。

从时间上来看,“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蕅益大师常说的。为什么叫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呢?因为“未生无潜处”。你看你那个操心的心,外境没有生起之前它在哪里?你正操心的时候,“正生无住处”,这个心在活动,它住在哪里?它也不在身体里面,也不在外面,但是它就是在操心,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事情过了,那个心也不可得。所以过去也不可得,现在也不可得,未来也不可得,它就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没有真实体性。

所以,它没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的东西。结论:“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这个念头就是刹那刹那生灭,因为很相续,所以我们把它当真实。

如果我们今天操作只有一路在权法上,用无常、无我来观这一念心,那后果不堪设想。那你会得到一个结论,所有的心识活动通通是多余的。我们从权法来看就是这样。但是你看大乘佛法,看净土宗,它不是这个概念。净土宗要欣求极乐,它是要有心识的。你要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要作莲花观,要作正报观、依报观。诸位!一个人对极乐世界完全陌生,是不会往生的。对陌生的东西,《法华经》讲很清楚,《法华经》的假观第一个是什么?“如是相”。极乐世界的相状在你的心中没有生起,表示你跟极乐世界没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你连因地都没有,你结果也没有。就极乐世界跟你完全没有因缘,就这么回事。有些人念佛,他只跟阿弥陀佛结缘,他不跟净土结缘的。这很奇怪,好像他只想念佛不想往生。佛陀讲得很清楚,念佛是修皈依,往生要欣厌二门,要“厌离娑婆”,要“欣求极乐”。欣求极乐的前提,请你把极乐世界的相状在心中不断地观想,那个相是一个开关。没有相,它就不能创造潜在的功能,外在的因果。

那怎么样能够保持中道,能够有所放弃、有所追求呢?来看第一段。

小主,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我们在面对妄想的时候,首先一件事,你从什么地方来?妄想是一念的真如本性(一念心性、真实的心性)一念的妄动,然后产生一种攀缘的心,这个攀缘心慢慢累积形成一团就变成妄想。所以它的本质是真如,它不能断灭。你看有很多人他不学《法华经》,他就是什么都不想,很多人不用第六意识的。他们会认为,第六意识是众惑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第六意识,我跟大家讲,它是众妙之门,“诸佛正遍知海,从众生心想生”。你修六度,你也要去思惟,思惟六度的功德;你往生要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生起好乐。所以怎么办呢?首先你要知道,你调伏妄想,但是不能破坏真如本性。

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说,破妄而且要显真,就是等于是引导。就好像我们说是黄河泛滥,有人用围堵的方式,我就不让你泛滥,用一道墙把它堵起来。这是不对的。阿罗汉就是这样干的,他就是想受灭,他把第六意识给灭了,叫做灰身泯智。其实,你这个第六意识可好用了,它是众妙之门。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忆佛念佛,都要靠第六意识的,所以叫疏导。就是你把打妄想的心,不要打在娑婆世界,把它引导到极乐世界,叫做忆佛念佛,要疏导。就是佛法说的不要断灭而转变,要转变不要断灭。当然这个地方就必须要实法的帮助。

我们看第四个,观法无我。

四、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我们也是一样,先看权法,就是观法。

这个心所缘的一切的人事地物,都叫做法。这个法是怎么来的呢?外道说是和合,小乘说因缘,其实都是错的,都是戏论。为什么诸法因缘生不对呢?诸位!我们以前刚学佛不是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吗?对不对?那么为什么在法华会上诃责诸法因缘生呢?因为这是方便说。诸法如果因缘生,那这个就是生灭四谛,就是生灭法。

其实,一切法不仅是因缘生,还要加一句,它是“唯心所现”。它是你一念心性受熏以后,受因缘的熏习变现出来。不是只有因缘,还有你一念心性。你那一念心性是根本,因缘、业力只是一个助缘。所以完全讲因缘生是不圆满的。小乘的因缘观跟外道的和合观都是错误的。外道就是在这个和合因缘里面纠缠,而失去了智慧眼,要么就落入断见,要么落入常见。

那怎么办呢?“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其实一切法是因缘所生,还要加一句话,“唯心所现”。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一切法没有主宰性,切莫把十法界的因缘所生法当作本来面目。因缘所生法是所现的东西,就像镜子现出影像,但是那个影像不能代表镜子。镜子是能,影像是所。我们很多人会把影像当成镜子,这是不对的。

所以,必须把理观放进去。说是“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就是这个法,一切法是怎么来的?你怎么就今生变成一个女众的法,他变成一个男众的法,有些人变成诸天的法?因为真如本性的内心具足一切法的本质,而每一个人造业以后,这个业力去熏习我们这念心,就“因缘所生,唯心所现”,是你的心变现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本来是平等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各造各的业。你过去造了女人的业,所以女人的心态,你的心就把女人的相状给变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