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这边有起义军吸引注意力,交税什么的,穆清表示黄县受广厦波及,税款丢了什么很正常。
只要没人来催,穆清就不准备交。
将军队粮食还有教育方面的事情安排好,会议便解散了。
这次告知所有黄县的高层,主要是让他们心里有个数。
毕竟他们可能也只是比黄县的百姓早一点知道民乱的消息罢了。
穆清不打算欺瞒百姓。
黄县户籍落户政策是用来应付其他地方官而设立的,广厦乱了,这个政策便没有来实质性意义。
户籍限制废除,黄县正式开始收拢其他府城还有安平各县的百姓以及流民。
只要这条政令发出,来到黄县的百姓增多,必定会有人将广厦流民造反一事传得纷沸扬扬。
让他人添油加醋告诉百姓其中事由,还不如穆清以官府的身份将事实公布出来。
穆清读过华国史书,对这些流民反抗一事视为起义,但站在群众以及天驰王朝拥有权利的多数者而言,这不是起义而是谋逆。
隔天,公示处就接连发布了两条政令。
此刻,站在公示处前方的一名青年一脸复杂。
他手上执了一柄扇子,低处几缕青丝交织挽起,其余发丝皆散在耳后。
执扇的青年名诸葛怀安,字常羽,他是安平府衙知州周金围的幕僚之一。
广厦起乱,距离广厦中心府城的安平其他各县波及最为严重。
黄县仅是距离广厦中县较近,中县本就贫穷,广厦起义军未曾到过中县,自然也不知黄县。
民乱起,诸葛怀安劝说周金围联合周围府城带兵平反。
次日,周金围收到流民带兵连破两座府城后,不等其他幕僚,他便收拾细软带上美人逃了。
诸葛怀安在收到这个消息时久久不能回神。
简直。
匪夷所思,不可理喻。
安平府的其他官员见着周金围离开府城,纷纷也都跑了。
周金围的幕僚大多寻了新的去路。
诸葛怀安一时迷惘,直至想起黄县县令之子有神童之资。
他不想到处奔波,才打算前往黄县,当一个县令的幕僚也罢,正好见见被盛京士人称为神童的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