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华夏祖先铸造青铜器,确是世间一绝,尤其是鼎,上次新闻提及司母茂鼎何处展出,还特别准许一位长者触摸。初闻此事,心生好奇,查阅资料后方知,司母茂鼎正是这位长者祖墓所出,主动献给国家,如今能摸一下便是莫大荣幸,你说有趣与否?】
——【这般的青铜器造型还真是头一遭见,只是此情景太过诡异,不知当时之人作何感想,他们难道不惧怕吗?我看那旁还有人屠牛,仿佛对此已习以为常。】
......
秦老目光炯炯,审视青铜器良久:“此乃汉代之物无疑!不过这形态,我却是首次遇见。汉代似乎并无此类活人祭祀之习俗啊!当年不是已有律法禁绝活人祭祀吗!”
孔校首亦点头道:“且此文物风格非汉朝常见,倒带有一股独特的民族气息,具体何来,便不得而知了。”
陈风看向方阳,咧嘴一笑:“你既知此乃活人祭祀,想必也清楚其用途吧?”
方阳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恰巧以前见过类似记载,刚才研究半天才记起。”
众人闻言立刻屏息聆听,静待方阳揭秘。
方阳未加犹豫,直接当众揭开盖子。
众人神色一紧,聚精会神地注视,期待从中发现什么。
当盖子启开,各式贝壳映入眼帘!
“贝壳?”
“还以为会有珠宝呢!”
“为何要藏着贝壳?”
众人困惑,为何会储藏贝壳?
在他们印象中,贝壳并非珍贵之物,为何会被如此宏大的青铜器珍藏。
方阳微笑道:“不知各位是否听说过古滇国?”
“古滇国!”
秦老等几位专家惊骇不已!
学生们不明所以,满面疑惑。
但几位考古专家提及古滇国,立刻想起了那消失两千多年的古国。
秦老激动问道:“此物难道出自古滇国?对了!汉朝时期...古滇国尚存,难怪我看不出来历,若说是古滇国之物,确有可能!”
方阳点头:“不错,这确系古滇国之物。至于为何收集贝壳,全因他们的生活习俗。”
“古滇国初建于内陆,远离大海,居住之地高峻,贝壳类物品极为罕见,故于他们而言,贝壳与金银等价!因此,他们的货币,便是贝壳!”
“换句话说,眼前的青铜器,应是滇国贵族的宝库!”
宝库!
众人愕然!
眼前这生动逼真的青铜器,居然只是一个藏贝的宝库!
而贝壳竟是货币。
谁能料想得到!
就连秦老、孔校首等人也是闻所未闻,此刻从方阳口中传出,皆为之震撼。这样的文明,正是他们毕生追寻之物。
此刻面对青铜器,他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现在的问题是,拥有如此贵重的宝库,两千年前的主人该是何等尊崇与富饶!
陈风已盯着那些小铜人看了半晌,啧啧称奇。
“方阳,这的确像在举行祭祀,但他们似乎并不害怕!”
方阳也蹲下看了看,缓缓道:“在古滇国,活人祭祀的传统一直沿袭。这青铜器之下是祭坛,坛上正在进行祭祀,周围立有十六面青铜鼓,四周聚集了许多祭祀参与者。”
“前方摆着祭品,两侧有屠牛杀马宰羊的壮观场景,房屋前还有祭祀柱,柱上绑着一名男子,正是活祭的对象!”
“这不仅是祭祀的场所,还是大型市集,有人买卖,有人喂猪,有人逗鸟,有人驯养猛虎,他们并未因残忍的祭祀而畏惧,由此可见,当时的滇国,活人祭祀实属寻常之事!”
众人听罢,浑身寒毛直竖,此等场景下,他们还能安然交易!
【人气】+1+1+1+1.
...
——【滇国秘境,曾见学者揭示其遗迹,骸骨如山,生前遭遇何等惨剧,无人知晓!此国于历史中骤然消逝,踪迹难觅,非有典籍记载,几乎疑为虚幻。】
——【边缘文明自成一体,祭祀活人,以恶虫为礼,实乃封建制度稚嫩所致。人口稀疏,土皇之言便是法。相较之下,我华夏古国,帝王若妄行,必有人奋起,终至灭亡。】
——【彼时文化诡谲,以青铜铭刻邪行,视若寻常。幸汉朝之后,华夏明令禁止,虽死罪可免,活祭却绝不容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古滇国同期,有夜郎国并存,二者一同神秘消失,至今未解其因。此处非古滇国故地,方阳或许能揭示其中奥秘。】
午餐时刻已近,方阳无意继续挖掘,便就近觅食。
午后归来,发现众人皆候在此,无一缺席。
平日里学生绝不会如此积极,但今日不同,他们用猪都摇头的速度进食,然后匆匆赶来工地等待方阳。
上午的一课,对他们来说太过鲜活,比任何课堂都引人入胜,学习的乐趣第一次如此鲜明。
方阳与秦老等人寒暄后,径直登上挖掘车,开始工作。
那青铜器的发现让他心绪不宁,为何此地会有古滇国的遗物?传说中的古滇国不是早已消失了吗?
此地与古滇国似乎毫无关联,但直觉告诉他,地下可能隐藏更多秘密。
正在他思索之际,摄影师忽然大喊:“兄弟,里面有东西!”
方阳立刻停下了铲斗,探头望去,隐约可见泥土中有些灰白色的物体。
他迅速跳下车,步入坑中,将那物挖掘出来。
一看之下,他差点惊骇失声,那竟是一根骨头,形状似是人骨。
方阳连忙将其抛至远处,众人纷纷围拢过来。
学生们面色苍白,满是恐惧。
“这里不会埋着死者吧!”
“难道是凶杀现场?”
“天哪,太可怕了!”
陈风上前询问:“怎么了?那是人骨?”
方阳点头道:“应该是,看色泽和质地,应该死去很久了。”
秦老立即走过去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