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的莫不言担忧的问道:“少将军,我等早有追随之意,只是未得良机,此番将军只身而来,不知是否为边境之扰已成竹在胸?”
听完,早知他们心意的陈靖翎走回堂上,说道:“此次北魏突然来犯,皆因边境两城内乱而起,如此前料定,对方必然直逼肃州而去,一来肃州城防向来吃紧,二来圣宰刚好将肃州城防调往防守洛川义军,我猜对方天狼关的兵力必然非主力。是故,我们只要全力与肃州守军配合,防住肃州天鹰关,田老将军父子守住天狼关,不出半月对方必然撤兵。”
“兵贵神速,对方突然来犯,如果久拖在关隘攻防,对方必然不愿久留。”莫不言说道:“还请少将军与守军斡旋,我等愿意即刻出发,全力配合,同抗外敌。”
感觉到还有几个将领有些犹豫,探知之后靖翎连忙说道:“靖翎感谢各位将军的信任,我立即给田将军、兵部曾煌,以及肃州城主去信,同时,还请各位联络祈州义军头领们,我们共同行动,及早确定行军路线和城防计划。当然,还也有一份礼物送给大家,相信祈州义军应该今天就能收到。”
各位将军面面相觑,带着疑问的目光看着靖翎。
陈靖翎笑着说:“都是我在祈州查出的无相商会搜刮的民脂民膏,此时用于我大昭为难之际,岂不是刚好物尽其用吗?”
“陈将军威武,誓死追随将军。”
这些人多数都是穷苦百姓,或者是为生活所迫四处求生的绿林中人,他们所求除了公平、正义以外,就是能有朝一日,安享盛世太平,哪怕是自己的后代。所以,能保证他们的军饷,保证吃穿用度,自然比什么都重要。
陈靖翎当即给几位去信,言明义军各位统领愿意共同御敌之念,肃州城主最早收到密函,当即召回洛川边界的守军回防肃州,但此时的天鹰关已经为北魏所破,北魏十多万大军已经浩浩荡荡驻扎在肃州城北二十里处,肃州城主立即请求靖翎率义军前往救援。
小主,
田伯仁的几千骑兵在赶到肃州之时,肃州城主已然召回了原本屯边以防洛川的数万兵马,此时天鹰关已丢,肃州城外已经无险可守。
两人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北魏军营,亦是一筹莫展。
深夜的北魏大营内,范吾在帐中看着地图,门外传来一声轻唤:“范大人。”
“何人在此?进来说话。”
“范大人,小人奉命过来告知大人,陈靖翎前几日已经收服大昭叛军,祈州叛军也即将向肃州城汇合。”
“知道了,去吧。”
此时的洛川城外,起义军八万余人尽皆集结完毕,十余名义军分统领此时齐聚一堂,等候陈靖翎的号令。
陈靖翎站在大帐正中,慷慨激昂的说道:“各位将军,各位兄弟,我们原为扶正天地正道而聚首,今日我们又为大昭千万黎民百姓而重聚,感谢诸位对在下的信任。兵部与内务府已经下达指令,各位义军头领皆有加封,将各位暂且划归我陈家军西北部,由我统领,你我今日之后就是生死与共的同胞,有谁此时依然心存二念,此时可以带人马离开,我以陈家军名义起誓,他日若非生死大仇,本人绝不追究离弃之为。”
四面看了一眼大家之后,靖翎继续说道:“既然诸位皆是一番诚意追随于我,请先受吾一拜,”说完,单膝跪地,俯首叩拜。
“快快起身,将军不用如此大礼。”
“既然如此我陈家军西北大营即成,我任命,朱达为西北大营后将军,合并原红蓝两营共一万人,立即出发前往肃州城北与肃州守军及田伯仁将军汇合。”
“末将得令,”说完拱手叩拜,与在座各位拱手告别后,冲出营帐,带着队伍离开。
“祈州陈虎听令,任命你为西北大营前将军,合并青绿两营一万五千人,立即率部前往肃州城西鸡冠口设伏,等待敌军。”
“得令,谢将军,”说完也是拱手告别后,快步的冲出大帐,翻身上马率部队离开。
“任命莫不言为武威将军,任锦发为镇远将军,分别合并黑黄两营和白紫两营各两万余人,随我一起,直取天鹰关,断掉他们北魏大军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