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莱洲的半年,她也没少吃苦头,朕的意思是,罚也罚了,如今孩子都生了,就接她回宫住,也好教导着阿哥和公主。”
皇后笑着搭上皇上的手,反手紧紧抓住,询问道:
“皇上的意思臣妾自然明白,也觉得甚好,只是莞嫔出宫,虽没有直接废除她的封号,却也算半个废妃,我大清自开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废妃回宫的先例。
后宫中,皇上自是不必担心,臣妾会好好叮嘱她们,不让她们乱嚼舌根子的,可是前朝的大臣们……臣妾是担心朝臣和外头的百姓会议论皇上的。
皇上登基以来勤政爱民,人人可以见得,若因为一个嫔妃损了皇上的清誉,臣妾看着都不忍心啊!”
皇后皱着眉,发出沉重的叹息,笑容略微僵硬,一副忧心的样子。
皇上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笑着说道:“这个好说,四阿哥近来刚回宫,莞嫔回宫后,就将四阿哥过继在她的名下,对外只说莞嫔心慈,不顾一己之身,前往圆明园教养四阿哥,如今四阿哥回宫,认她做额娘。
宫里的人一向是拜高踩低的,因四阿哥的额娘出身低微,多的是看不起他的,以后就让他做莞嫔的儿子,便不会有人再说什么,如此也算是一举两得,皇后以为如何?”
皇上的提议听得皇后一愣一愣的,可她压根不敢反驳,也不容反驳,她张了张嘴,最后笑着说道:“臣妾以为皇上的安排甚好!”
皇上想了一会儿又说:“莞嫔当日离宫,是为着朕对她和纯元的心思生了嫌隙,朕以为菀字还是给纯元一人用的好。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往事已如云烟,来路应当是光明灿烂的,莞嫔一次生了两个孩子,位份也应当晋一晋,就封莞嫔为熹妃!”
皇上说完一脸得意,这些事情解决起来,原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皇后却沉默了,看着皇上为别的女人深谋远虑,她心里好似被千万根针扎一般,可她坐在了皇后之位上,便是一句不满的话也不能说。
“皇上想得真周到,臣妾就不如皇上了,如此一来,宫里宫外可就没什么说头了。”她说着靠在了皇上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