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捡来的孩子就是不行,你瞧瞧人家孙晓英,都是老孙家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
人家咋就能考上大学,他郭逍遥就没这能耐!”
看着郭逍遥跑远,一个村民随口说道。
背后议论别人,也就是俗称的“扯老婆舌”,这可是大家爱干的事儿。
好像说着这些闲话,干活都不觉得那么累了。
“可不是嘛!就算不和咱们桃花岭飞出去的金龙孙晓英比,就是他养父孙铁牛家的大哥孙晓军,那也没法比啊!
孙晓军虽说没啥文化,可人家肯干啊!
娶了媳妇出去单独盖了房子,日子过得也算凑合。
哪像郭逍遥,孙老太太让他住仓房,他都乐意。
再瞅瞅他娶过门的知青媳妇,跟着他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带着俩孩子跟着他忍饥挨饿,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又一个村民跟着附和。
“老胡,别说了,那就是块烂泥巴,脑子笨得要死!
整天和他养母拼死拼活地干活,吃香喝辣的却是孙老二一家!”
又有一个村民搭腔。
“也是,管好自己得了,别人的事儿少掺和。”
. . . . . .
一个村子住着,其实每家啥情况大家心里基本都门清。
离桃花岭大约一里多地外,有条大河。
河中间水深得很,但大河很宽,到了河边就浅得很,也就刚过膝盖。
守着这条大河,桃花岭的人水性都特别好,下河捞鱼摸虾那都是小菜一碟!
就连小孩子们也个个都是玩水的行家。
郭逍遥自然也不例外,来到河边,他把外衣一脱,就剩个裤衩在身上。
因为没带捞鱼的工具,郭逍遥只能靠手摸。
捡了个别人不要的破损鱼篓,好在底部还算完整。
郭逍遥就此开启了他的摸鱼大业!
河水清澈见底,可不是几十年后的样子能比的。
郭逍遥熟练地在河底石头缝隙间摸索。
不像前世里人工饲养的鱼又肥又大,现在的鱼都是野生的,个头都不大。
但数量特别多,没一会儿功夫,郭逍遥就摸了不少。
鲫鱼、麦穗鱼、白条鱼、柳根鱼、鲶鱼还有泥鳅等等。
捡来的那个鱼篓装了一小半!
各种小河鱼在里面不停地扑腾,为了防止它们从上面的破洞溜走,郭逍遥不再继续抓了。
没装鱼的家伙什,就跟熊瞎子掰玉米似的,掰了这穗丢了上一穗,没意义。
来到一处僻静地,郭逍遥把鱼篓藏好,拔了些大草盖在上头。
之后他悄悄返回家中去取些工具。
就这么把这些小鱼直接拿回家,肯定得被孙老太太收走。
到时候给不给他们吃还不一定呢。
多半是开小灶和孙老二一家偷吃。
现在郭逍遥重生回来了,哪能还这么傻!
他要把煮饭的一些工具拿出来,在外面先把鱼做熟。
之后再悄悄拿回去,让养父母还有老婆孩子尝尝。
回家偷偷做是不行的,因为飘出来的香味他没法控制,只能在野外操作。
说是工具,其实就是一块锅碴子,还有盐、盆之类的。
以前的 12 刃大锅用久坏了,郭逍遥挑了块大的部分留着,没想到这会儿还派上用场了。
找了些石块堆起来,把锅碴子往上一放。
之后把捡来的干柴放在下面生火,一个简易的灶台就成了。
桃花岭的半大孩子们经常这么干,抓了鱼直接就在河边生火做熟了吃。
现在郭逍遥也打算这么来,想把这些小鱼先做熟。
所有小鱼都收拾干净,锅碴子里的水也烧开了。
把小鱼放进去再撒上盐,那鲜香味立马就往鼻子里钻。
这时,郭逍遥的肚子也咕噜噜地响了起来。
重生回来到现在,已经是一整晚加一上午,啥东西都没进肚,能不饿嘛。
尝了尝咸淡,郭逍遥挑了条最小的鱼吃下去,味道不咋地。
前世吃惯了美食的他,对着这只有盐巴一种调味品的食物哪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