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搬“家”

蓝白领

原来与伊索、拉封丹齐名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在《杰米扬的汤》的故事中写道:

“‘请啊, 老朋友,请吃啊! 这个菜是特别为你预备的。’

‘不,我的亲爱的朋友, 吃不下了! 我已经吃得塞到喉咙口了。’

‘没有关系,这才一小盆儿, 总吃得下去的。 味道的确好, 喝这样的鱼汤也是你的口福呀!’

‘我已经吃过三盆哩。’

……

杰米扬就这样的款待他的好朋友福卡,不让他休息,不让他停止, 一股劲儿地劝他吃。福卡的脸上大汗如注。不管出不出汗,他又吃了一大盆儿,他还要装作吃得津津有味儿,他把盆子里的东西都吃了个干干净净。

……

我的作家,你不妨自认为稀有的天才,可是如果你不懂得适当的节制, 老是在人家的耳旁聒噪不休, 久而久之,你的诗歌和散文,就要比杰米扬的汤更加地令人讨厌了。”

现在的王婆终于明白了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在《杰米扬的汤》故事中的深层寓意:

克雷洛夫是想通过过度地饮食来阐述写作必须讲究“节制”,生动地阐明了哲学上“度”的概念。“度”, 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本质的一定数量上的界限。例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是0℃——100℃,超过这个度就会变成冰或汽。世间万物,莫不有个一定的“度”,在“度”面前,“过”和“不及”都不相宜。黑格尔曾经说过:

“一切人间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皆有其确定的尺度,超越尺度,就会招致毁灭。”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在繁简、浓淡、奇正、隐显等方面,如若过“度”了,也将会带来某些疵瑕,甚至导致作品上全局的失败了。

所以一连装了三天病,每天要喝下三大碗的生姜水儿,王婆实在是受不了。于是,第四天王婆最也装不下去了,她也不再贪恋心上人张志强对生病中的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了,她马上强迫她自己马上好了。当然这一切,王婆都做得那么逼真,张志强仿佛是个傻子似的并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了。他见她终于好了,还很高兴地叫道:

“王婆,我说得没错吧!头痛发烧,多喝生姜水,少吃辣椒,包好!”

见张志强振振有词的样子,王婆直接无语了,她总不能不打自招地说她自己是在装病吧?因此为了引开话题,王婆狡黠地“嘿嘿”而笑道:

“我们俩把‘家’搬到半山腰吧?这样,我们再上山顶时就近了好多不说,以后天天睡觉前还能看看美丽的夜景了!”听了王婆的话,张志强仿佛忆怔了似的,兀自停留在他的土方子治好假病的话题上继续叫嚷道:

“王婆,你别不相信我能够治病了。古人云‘三折肱为良医’,我一个老病号。素有三天一大病,小病天天有。如果光靠吃药,是治不好病的。关键在于我生病日久,自己也摸素出许多针对自身症状的好方子。日常生活中,能够不吃药我就不吃药。我再通过无副作用的我自创的土方子,通过食疗的手段来治病。这样我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减少了‘是药三分毒’的副作用。所以,我的身体才能从体弱多病,变成现这样身强力壮了!”说毕,张志强为进一步证明他自己的身子骨儿很棒,他还直接用拳头在他自己的胸口上“嘭嘭”地打了两拳,声震耳鼓。

王婆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她生怕张志强自己把他自己给打坏了。于是,她向前一扑,紧紧地抓住他又高高扬起的手臂,马上急急忙忙地叫道:

“志强!志强!……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王婆吓得一连叫了好多遍,最后她喘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