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七十多岁,驼背走路不稳,满脸的皱纹,一口牙掉了精光,明明是夏天,他身上还穿冬天的棉衣,这件棉衣破旧不堪,是别人扔掉不要的,被老人捡回来继续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男娃儿回来了,快进来吃饭”
老人的嘴一动一动,但是秦琅的耳边确实无限的寂静,他听不到一丁点细微的声音,风声,脚步声,心跳声,在这个沉默的世界里,就好像只有他一个人。
孩子的沉默,老人已经习惯了,他将煮的稀烂的面条放在秦琅的面前,示意他吃。
秦琅点头,端起碗乖乖吃饭。
吃过饭后,秦琅讲碗筷洗干净,还得了老人的赞扬,可他听不到,根据老人叫他的口型应该是男娃,原主还没有名字,老人捡到他后发现是个男娃,就一直男娃男娃的叫。
秦琅默默走到原主的房间,房间不大,床是用废弃的纸箱子和泡沫箱子堆成的,大概是里面的垃圾太多了,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说不清的怪味。
房间里唯一的电器便是头顶的电灯泡,想要洗手洗脚,还得去外面的水龙头旁边洗,夏季还行,冬季真是太遭罪了。
秦琅找出原主的衣物,没一件干净的,将衣服拿出来,放在水龙头下接了水开始搓洗,洗干净后,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
拾荒老人见男娃在洗衣服,也没叫秦琅,自己拿着袋子出去附近的广场翻垃圾桶捡瓶子。
城里能捡破烂的地方有限,瓶子是多,但有的地方是有划分的,一些乞丐拾荒者将区域包圆了,不允许外地的拾荒者去捡的,还有一些小区里面,禁止拾荒老人进入。
隔着一道栅栏,小区的桶里全是没人要的饮料瓶,但拾荒老人没办法,只能去一些偏远的小公园碰碰运气。
秦琅不止洗了原主的衣服,还将老人的衣服翻出来洗了,老人的枕头下藏着一张照片,里面是那个年代,一对年轻夫妻被罚扫厕所的照片,照片上的图像并不清晰,但依稀能看到一个抱着头的女人后背背着一个襁褓中的孩子。
记忆中,老人每到清明节回去村外的一个小土堆烧纸,那应该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吧。
屋子里只有半块干裂的香皂,秦琅将脏衣服洗了,挂起来晾干,随后就开始打扫屋子。
拾荒老人每天起早贪黑,顶着烈日出去走一天路捡瓶子,中午不休息,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一天的收入20-60块钱,养活自己困难,还要养活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