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技术?那耗时耗力,而且非常讲究运气,并且材料技术进步了又能怎样,现有的利益链条不打破,自己想吃也吃不到。
想参与进这个利益链里?可以,投名状。
好处是少不了他的,但不可能由他来主持瓜分。
这一条利益链上下游多少嘴,轮不到他来分配,他也分配不了。
刘瞬想着要不然就投了一方算了,有大佬的名头带着去拜码头,想参与进去轻轻松松,至于话语权,以后再慢慢想办法。
现在的情况就是,小技术想铺开,想卖出好价钱,需要有人背书,不然卖不动,中小、微小型公司需要的是稳定,需要的是人情世故。
你一个技术带来的利益大部分情况下不如区领导的一个点头。
除非,他给的技术是颠覆性的,比如从泥土房到水泥房。
虽然好像就那么回事,但却是根本性质的变革。
而如果仅仅只是从透气运动鞋到更透气的运动鞋,打孔器可以从一次打一个变成一次打两个,千斤顶从顶千斤到顶两千斤。
他这行业又没玉兆行业那么卷,天天更新迭代干什么,有钱烧的?
市场上产品参差不齐,我又不是卖不动了何必更新。
除非技术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比如说这个技术更新成本巨低。
这些年刘恒碰壁不止一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做研究也是很烧钱的。
所以他经常要去开拓一下市场补贴研究用,但技术、科研和生意不一样,这一点是必须要承认的,不是更好的东西,更好的产品就会受到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