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淼注意到我在思索,问道:“你是见过这个名字?”
我点了点头,“确实有些印象,但现在想不出来。”
林淼说:“要不去上网查一下?”
我拿出了手机输入"君房",出现了几个人同名,但似乎与我们的线索毫不相关。
林淼看过后也困惑,“难道是你舅舅发现了新的东西?他或许在追踪大墓的新线索!”
对于这个猜想,我不完全认同。
如果真的发现新的线索,二叔不必避开我就直接找我去探寻新地方即可,所以我觉得我们还需要重新考虑问题,找到真正藏匿的秘密。
我们再讨论了一会儿也没有什么进展,最终决定离开仓库。
出门时见到老赵一个人默默清理满院狼藉,心中难免有一丝愧疚。
我和林淼走到老赵身边,他看到我们神色慌张,显然还是因为石碑的事担心。
我笑道,“老赵,你一人太累了吧,我一会儿让小李安排几个人过来帮您。”
老赵笑了,“没事儿没事儿,我的身子骨好着呢!这不算什么!”
林淼也跟着打趣道:“是呢老赵,您这身体能活到一百二十多岁!”
我心里暗暗摇头:这话出自他的口中听起来怪异!
老赵哈哈一笑,“那我还得去找长生不老丹!”
我们也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走了几步我停了下来,脑子里再次响起刚才那个词语:"长生不老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术语使我想起秦始皇和他派徐福寻找仙丹的历史。
一瞬间,我终于回忆起君房是徐福的表字。
那么这意味着这块石碑极可能是他亲手留下的。
而碑上提及的“北海”
只能指古代渤海。
根据历史,徐福是从那里出发东渡的。
结合我们之前发现在渤海中的海岛上有一古墓。
两方面的情况吻合使我坚信徐福是石碑的作者,并且解开我为什么对此石感兴趣的原因——因为他把工厂设在此。
一切突然间变得明朗起来:贵州的石碑不仅揭示徐福的身份和他东渡的事实,它还在石碑四角图案暗示与远古单桓古国的联系,这一切就像打开的一道门通向历史的深处。
我感到自己正走在一条无止境的路上,但毕竟有些成果——至少我弄清了它的特别之处。
元宵看到我沉思的表情满脸疑惑,“你想什么呢?出什么情况啦?”
我激动地说:“你觉得这'君房'指的是谁?”
“谁?”
林淼睁大眼睛问。
我平静地说:“徐福!这快石碑落款正是他。
北海也指向当年的渤海!”
元宵难以置信地看着我,“真有这回事?”
我肯定地点头,“没错。
而且石碑提到的地方是渤海地区,在史书记载中与传说徐福东渡有
我朝着李辉微微一笑,带着几分神秘,“你可别忘了,咱们还有个大局没有揭开。”
李辉微微一怔,随后恍然,“你是说那龙爪风水局?”
我点头示意,“其实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个误解。”
“什么样的误解?”
李辉立刻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