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就是吴良。吴良在白鹭湖镇也是有名气的人物,我很早就听过他的名字,但一直未见其人,也不晓得高矮如何,长什么模样,但参军之前对他是有耳闻的,经常听湾里人哇“农技站吴良”。
吴良是与梁秋生同一年上任跃进村村支部书记的,才三十四五的年纪,当时在白鹭湖镇是最年青的村支书,算人才难得。吴良还有一个身份,同时是白鹭湖镇农技站站长,高中一毕业的他就顶父亲的职进了农技站,并三年后接了老站长也是他岳父的手,当了站长,又是站长又是支书,还那么年轻,也是一时的风流人物。
不得不说,吴良是有魄力的,刚上任他就推出了自个酝酿很久的宏图大业,准备利用跃进村那沿河的肥沃又回潮的沙土,打造白鹭湖镇第一个大棚蔬菜基地。农技站长搞蔬菜,也算是专业对口。吴良决定成立一个合作社,可合作社是合作经营,必须再联络几个人才能注册成立。吴良把大棚蔬菜的前途说得天花乱坠,结果仍冇人加入,白鹭湖人既有创新意识,也有守旧心理,合伙的生意做不得,早已深入到白鹭湖人的骨子里。何况合作社对白鹭湖人来讲,还是新鲜事物,如何运作都是门外汉,利益如何保证心里更冇谱。于是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个个都赞成,就是冇人加盟,妥妥的嘴巴支持,不见行动,不是耍人吗?
困难再大,难不到吴良,吴良心生一计,把几个村干部喊拢来,开始吹牛:“你们不放心的话,担心赚钱不到,可以在公司挂个名,不要你们一分钱投资,年底照样可以分红。条件是拿你们的身份证给我注册公司!国家规定,一个人不能成立合作社,得几个人合伙?”经不住吴良的再三许愿和保证,几个村干部真的把身份证借给吴良了,让他注册了一个“耒州市腾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表面上是合伙公司,实际上公司是吴良一个人的,其他人挂个名而已,不参与公司任何事情,至于年底有红分不,他们压根就没敢真想。
小主,
成立公司了,下一步就是拿地了。拿地无非是租,好多钱亩成交,如里是这样,那就小看了吴良的头脑。吴良把组长们及村民代表喊到村里开会,要求村民把荒芜的田土复垦,如果不复垦,村集体就收回!如果不愿村集体收回,又复垦不了,可以免费租给他腾达合作社代耕,腾达合作社保证请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嘎来做事,每天做六个小时,每天四五十块钱,赚个养老的生活费不成问题,以后工资年年可以上涨。又哄又吓,那些复垦不了的人家乖乖地把田无偿租给了吴良,一个会就轻而易举地弄到了一百多亩田土,这就是吴良的手段!当然,这一百多亩地主要是吴良他湾里的,少部分是邻湾的。
在吴良的计划中,一百多亩地少了点,他的目的是两百亩以上,甚至更多,最终不低于五百亩。因为在耒州市,至少得有一百亩大棚蔬菜才有国家补助,每亩补助两千块,面积越多补助越多,吴良是有野心的人。吴良作为农技站站长,对农补这一块自然比一般人更懂政策,也是最先懂政策的。吴良成立合作社种大棚蔬菜,他的目的便不是靠卖菜赚钱,只要不亏就行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套国家补助,那笔钱才是他心机密密想要的。当然,没人知道他的小九九,他也不会跟任何人讲的。至于我为什么晓得,是因为现在不是秘密了,但当初是秘密。我自然是江崇文告诉的,而江崇文又是梁秋生告诉的,梁秋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他是自己从农业局打听到的!
吴良见田土还冇达到自己想要的数目,自然想到了邻湾贺家垌里那百把亩田土。可贺家垌不属跃进村,属我向阳村管辖,想弄过来不是件容易事。于是找上了梁秋生。
梁秋生本为贺家垌荒的田土发愁,吴良找上门来,正求之不得呢!如果痛痛快快答应,那就不是梁秋生了!吴良精明,梁秋生也不是善茬。梁秋生见吴良着急的样子,心里就开始琢磨了,此事绝对不简单!于是便以开会再说为由打发了吴良,他得摸清楚背后的东东。
吴良一走,梁秋生就开始打听大棚菜的事来,还真被他打听了个明白。原来国家有补助,难怪吴良要种大棚!乖乖,百把亩,光补助就是二十万!
梁秋生心里有底了,使用吴良同样的方法,冇花一分钱,连骗带哄将那百把亩地弄到手了。梁秋生开始找吴良讨价还价了,最后以两百块钱一亩的租金把地租给了吴良。老实讲,两百块与当时的行价比,算多了,比如我江家湾的田发给别人作,一亩一般是两百斤谷子,合个百多块钱一亩,那是2000年之前,后来冇人种田了,可以不花一分田租到田。而吴良最后同意两百块租地,是看到补助的份上,无非少赚点而已。
外人一直以为是吴良直接承包的,实际吴良是从梁秋生手上承包的,他跟贺家垌湾里人冇发生关系。正是因为这层不为人知的关系,为后来的纠纷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