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他觉得,这位姑娘眼中有光,周身散发乐观积极的气场,状态比绝大多数健全的人好很多。
“经历密室逃脱的小插曲,大家相识一场,但我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姑娘的芳名。”贾深深说。
“你也没问人家啊,这是你的问题,都请来一起吃饭了,你不知道别人的名字也不知道问。”郭婉在一旁吐槽。
女孩儿微笑着说:“顾望舒。”
贾深深:“哇!若是我没猜错,你还有一个叫羲和的哥哥或者弟弟吧?”
顾望舒回答说:“一个还在上初中的弟弟,大地震后第三天在临时医院出生的,我也在那一天被军队救援的哥哥从废墟中救了出来。”
贾深深:“真是好名字,羲和望舒,身隔千里却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顾望舒:“爸爸是一位在乡村小学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教师,妈妈是老村长的孩子,在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明白读书对那些大山里的孩子有什么用的年头,老村长,也就是外公往县里跑了十几次,求了不知多少人,终于求来一位给村里二十名儿童授课的支教青年。”
郭婉一脸羡慕:“一听就知道是个超浪漫的故事。”
顾望舒得意的点点头:“这是自然,那年月村里很苦,妈妈几乎是从零开始,一个人忙前忙后建起第一间教室,还把那个二十多年没怎么干过活的城市青年照顾的很好,并帮着他挨个做村里家长的思想工作,自此爸爸在村里扎了根,二人的命运也紧密连在一起。”
贾深深:“总是有很多朋友请我去什么海上,开游艇派对,让我把模特公司的女孩儿们都带上,搞得我神烦无比,我不喜欢那种生活,后来就总劝他们,钱多到不知道往哪里花可以多捐几所学校,投资教育,投资民族未来,是回报最丰厚的生意。”
郭婉拉住贾深深对顾望舒说:“咱们得成人之美,既然这位富豪有捐助基层教育的宏愿,就一定要满足,现在学校还缺什么器材设备,或是需要新校舍,扩建操场都跟他提,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望舒有些不好意思:“谢谢哥哥的好意,华夏大地上肯定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但我们那里很好,爸爸在村里守到第十年时,迎来村落合并时代,附近的十几个小村子集体搬迁合并成一个大村子,爸爸顺理成章当上学校的校长,大地震后重建了坚固的新校舍,现在他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贾深深沉思道:“有漂亮的学校只是最基本,郭婉说的对,我可以捐教具,图书馆,体育器材,也可以组织支教活动,你不要推辞。”
顾望舒很坚定:“谢谢哥哥的好意,我每年假期都会回去当个临时的支教老师,那边一切都不错,有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
“那你们家庭目前的经济情况如何呢?这个问题或许有些冒犯,但我有自己考量,如果感觉不是,你可以不回答。”贾深深突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