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母亲顿时喜极而泣,挣脱军士的阻拦,来到孩子跟前,抱着孩子哭:“姊然,你可吓死阿娘了,告诉你不要乱跑,你怎么不听话,你怎么不听话啊......”
说话间竟还打起了女童,李长河赶紧劝阻,但他也深知,打在孩身,疼在娘心,这位母亲更多是疼惜和愧疚。
这位母亲见孩子无事,赶紧向李长河道谢,拉着孩子跪了下来。
女童母亲道:“快向恩人道谢,要不是这位医师,你早亡了!”
李长河哭笑不得,赶紧搀扶,表示这不过是医者职责罢了,此时李世民的游船也靠岸了。
就在母女两人感恩李长河的时候,不合时宜的话突然传来。
“虽说救了女童,但你也玷污了女童贞洁,不合礼制,要知男女授受不亲,如今亲了这女童,污了清白,让这孩子以后如何自处?”
“没错,如今如此做,这孩子算是被你毁了,唉...”
“以后谁敢娶这女童呢?”
“毁人清誉,肯定也不是什么好好医师。”
“道貌岸然吧,咦...”
......
无数的指责犹如洪水袭来,李长河心中一沉,救人本就耗费了大心力,此刻又面对酸臭腐儒诋毁,百姓从众指责,顿感四肢一软,头晕目眩,身体不自觉往后倒去,但一双大手有力的接住了他,是李世民。
“来人,赐座,给李县男弄点吃食!”李世民面无表情道。
李长河露出憔悴的笑,李世民重重点头,表示一切有我。
进食了一些牛羊食物,李长河感觉体力恢复了一些,然后他的目光看向人群中,整理神态,一字一句道:
“请问,刚才哪位说:男女授受不亲?站出来,吾欲驳斥。”
百姓中不少人脸色一变,因为他们也听到了,李世民刚才说李县男,说明李长河不仅是个医师,还是有爵位在身的贵族。
他们目光忍不住看向李世民,心中泛起担心。
李世民瞬间了然:“不过是辩论,自然畅所欲言,更是无罪,今日时光正好,饮酒作诗算是上篇,不如接下来就以辩论为下篇!”
眼见大唐天子都认同了,不少人站了出来,他们衣着比百姓好许多,一看就是读书人。
“好,甚是有趣,来人整理场地,请辩论者入座!”
军士速度极快,一会就在曲江边陈设好了一切。
众人落座,百姓在一旁围观。
李世民居于至尊北位,大唐皇后长孙无垢陪伴其身,李长河位于李世民左下位,而那落水母女在右位,并有房玄龄和裴寂落座,其他人也相继落座。
一切准备妥当,辩论开始,有一三十多岁男子站起,拱礼后道:“愚清河崔氏,崔文理。”
“竟是五姓七望!”李长河心中了然。
崔文理道:“《礼记·曲礼》云: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yíjiā),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这是什么意思?
解释起来就是男女之间不能杂坐,不能用同一个衣架、毛巾、梳子。
叔嫂之间不能随便搭话,庶母不能给洗衣,男女内外有别,连谈话的内容都要分开讲。
甚至已经出嫁返家的兄妹之间也不能同席而食。
随后崔文理继续道:“而《礼记·内则》更是有云: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上面要说男女有别的话,这个就是对小孩的规矩,意思孩子们到了七岁以后,男孩、女孩就不能一起睡觉,也不能一起吃饭。
“李县男,尔虽才情、诗情、医术俱高,但礼义廉耻,国之根本,怎敢忘?”
面对崔文理的咄咄逼人,李长河冷笑,随即起身。
“仁者爱人,仁者见仁,不仁者不爱人,不爱人者,人人得而诛之。”
“你说,女童若是死了,其母心神俱伤,那女童是为不孝,吾本医师,使命为救人,若不救她,是为不仁不义,崔郎君是想陷害我于不仁不义之地步吗?”
“孟圣在《孟子·离娄上》言: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权也。”
“要知,所有的礼义廉耻都建立在人这个基础上,无人,哪有礼,崔郎君,你说,是先有人还是先有礼?”
崔文理顿时哑然,因为他知道李长河说的没错,孟亚圣是认为人命比死板的礼仪重要得多,关键时刻更重要的是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