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四龙斜眼:“姜还是老的辣哟,你们这代人还得多学学。”
须臾派当家白双雁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白四龙:
“四龙兄,你别吓着他们。”
他俩的周围都是“下一代人”,下一代人面面相觑,对两位白家传奇前辈投向害怕中带着佩服的目光。
“要是一鸿和三鱼也还在这里就好了……”白四龙忽然眼前模糊,感慨万千。
白双雁闻言,陷入沉默。
白玉楼赶快接话:“父亲一定知道的,知道您二老还在这坚守、扶持着全家人,这是我们最大的福分。尤其是四龙前辈,您都不怎么回来看咱们,此番中元回家,属实惊喜。咱们继续说木币吧。”
白四龙:“好,好。”
他忽然转而对司徒礼道:“辛苦你了,礼儿。作为四大阴门的人,这些年头却愿意留在咱白家,有没有受委屈?”
大家闻言,都或多或少去瞥司徒礼,见他作何反应。
要知道,阴门中人干的,说到底是白事行当,在民间的地位模棱两可,即便富庶尊荣,究其发家手段与祖辈的前尘往事,是上不了台面的,和白家与生俱来的尊贵终归有别。
否则,司徒苑也不会在面对白长庚的时候,如此自卑了。
司徒礼莞尔一笑,回礼道:
“谈什么辛苦,双雁前辈当年一碗粥,于我乃救命之恩。您们肯留司徒礼在钱塘深造至今,甚是感激。我已是白家一份子,自然倾尽全力护持咱家。”
白四龙抚胡须大笑。
…………
白家人讨论了数日。
最终,还是内门二当家白琼宇的主意最佳:
“我们可以借何家人以及归心派之手,间接拿出木币,不必自己出面。”
白家人经过审慎考虑,要将「木币」托管在最为中立的何记典当那儿,在来年的上元医斗大会中,以现场义卖的形式,诈出其余四币的位置!
(*备注:义卖,类似现代的拍卖会。由于是架空设定,本作品中,任何出现在交易场合的数字会十分随意,不符合任何朝代的历史现实,请知悉)
说起这何家人,也是个神秘的阴门家族。
即便在当今江南的石家、夏家、卿家、司徒家四足鼎立,王、常两家奋起直追之时,他们也从未争抢风头,总是谦让各家,做事公正,过往那些年亦是如此。
可能正是这样,何家才能在阴门百家中都能吃开,一直延绵至今。
听说他们最初的祖上是个发丘中郎将,也就是民间所俗称的“盗墓的”,然后将从地底下得来的宝贝献与名门贵族。后来,何家收来东西越堆越多,便将比较好的物什拿去变卖金银,集资开了家典当行,维持生计。
这便是「何记典当」的由来了。
每当阴门百家手上有了什么难处理的古董和烫手山芋,第一想到的,就是送往何记典当。因何家人做事有分寸,决不暴露苦主的隐情,要么将物件流通到市场,要么通过他们的手段妥善处理。
为此,何家还培养了一队死士,专门为苦主们守住身份信息。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需要卖主能拿出对等的财富或条件交易即可。
何家几乎可以做到绝对公正,就像民间自生的一杆天平。
因此,民间阴门百家都默默认为,如果有交换五币的情况,需要第三方坐庄的话,何家的人是最适合的。
他们只想得到对等的财富,对任何稀罕物件本身都不感兴趣,哪怕是五帝钱。
当然,为了保命,这种太过烫手的生意,有可能即便是何家人,也不得不忌惮几分。
白家人会优先考虑将「木币」委托给何家进行义卖,不过,由于这个东西是五帝钱之一,而且有了它,和其他币不同,木币能让一个人手中执多枚五帝钱,太过危险了,因此,连何家人也信不过。
白家人需要真正的木币留在自己手上。
白家人最终拿出来的,是伪造的木币。
…………
“何掌柜,咱这东西就放你这儿了。”
身着黑衣头戴面罩的白家归心派人士道,一边推出了精致的檀木盒。
“哎,好嘞。”何掌柜揽下厚厚的那沓银票,拿沾湿的戴上手套的手指一边清点。
二人谈妥,身着黑衣的白家归心派人士准备离去。
“你们归心客栈的快和我们混一路喽。”何家掌柜身边的小厮打着算盘,笑了笑忽然道。
“命苦,赚点打棺材的钱。让他们自个儿斗去!”
归心派的摆摆手,离开何记典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中元医斗大会结束后,司徒苑这边也是苦恼。
杏倚楼的鸨母王兰仙让她偷取配制「不消魂」的药方。
王兰仙——不仅是杏倚楼的东家之一,现在还是「六大阴门」之王家的领头羊,司徒苑不讨厌她,谈喜欢倒也没多少,只是和王兰仙做交易必然对她有好处。
司徒家也是六大阴门其一,强强联合,能有什么错处?
想起第一次被王兰仙叫到归心客栈,司徒苑还是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