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日知青们一早照着安排学着给奶牛挤奶。
草原上有专门的牛圈,其中就是养了一批奶牛。
从本世纪初期,就已经在草原上出现饲养奶牛的情况,满足城乡居民家庭牛奶需求。
到50年,饲养奶牛的范围逐渐扩大,除草原在其他地区也会有奶牛饲养的情况。
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颁布一些鼓励政策,有了政策支持,更多的农牧民们开始了饲养。
而在科伦草原,这一大片无边的草地上奶牛的存在范围尤其多。
一般来说一头奶牛可以产20~30L左右的奶,极个别奶牛能达到高峰期每天就可以产30~40L。
这些现挤新鲜牛奶有一部分会送往城内,一部分牧民们会留下,剩下的大部分都会供应牛奶厂。
这时候的奶厂还是归国家管,对草原居民来说,他们和这些奶厂达成合作,会按时按点儿供应生产。
而奶场也会给草原居民相应的薪酬,这笔钱比起成品牛奶价格要少一些。
这时候的奶厂还没有自己的供应渠道,依靠的只有周边牧民们送来的牛奶。
奶牛的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达不到供应需求。
总体来说,靠近科伦草原周边村子县城市都能供应。
牧民们品出了商机,总结经验对比奶厂其他销货渠道,哪种更挣钱优先考虑。
虽说奶厂背靠国家,公社会插手去管。
但阻拦不住想要挣钱的牧民们,为提高价格去往周边村子销售。
遇上刚生产没奶喝的小孩家庭就会优先考虑这种平替,有时候价格能炒到比麦乳精还要高。
总有人觉得现挤牛奶就是比冲泡的奶粉麦乳精更具营养价值。
但被人们忽视的是现挤牛奶也存在一些缺点,卫生条件难以保证这时候的消杀水平还不够优化。
何况牧民们手中的更多是未经消杀,虽然新鲜营养程度能保证,但保存时间远远比不上麦乳精。
尽管如此,还是会收到城乡老百姓欢迎。
而在冬天,牧民们不只会卖鲜牛奶还会卖冰棍儿。
这种冰棍正是由现牛奶制作而成,需要的牛奶还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