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奄奄一息时候,吕后问刘邦,萧何死后,谁可以任丞相。
当时刘邦安排萧何之后,就是曹参,曹参之后以王凌为主,陈平辅之。当吕后又问再往后呢?刘邦摇摇头,说以后的事也不是你能看到的了。
曹参做了丞相,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基本上天天不干什么活。
但是有想干活的大臣呀,见丞相天天喝酒喝的晕晕乎乎,根本不管国家大事,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曹丞相还不像有些不清不白架子大,他是谁来敲门都往里面请。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憋着提意见建议的,提前文件夹笔记本准备的挺充分。
等进到客厅,发现桌上酒菜都准备好了,曹丞相就在那等着呢。
等来人问了丞相好,该走的形式该行的礼行完,还没等人家说话呢,曹丞相直接开口笑道:‘’正发愁没人陪我喝酒呢,大人来的正好,陪我喝几杯。‘’
没办法,一来人家官大,让你喝酒那是给面子。二来人家都把酒菜准备好了,别说上下级关系了,就是普通朋友也不好意思拒绝呀。
过去喝酒也有讲究,不是说人到齐了就端杯开喝。那是怎么喝,谁敬谁,喝几杯,都有哈数的。
酒量小的,一套流程下来,流着哈喇子被抬上车拉走。酒劲大的,还能聊会天。
曹参这丞相可不是白当的,发现来人想说正事,立马举杯劝酒。搞得来人只能闭了想谈工作的嘴,张开往里面灌酒的嘴。
您想啊,大臣人数可是不少,起码属于丞相直接负责的部门组成人员也得大几十位吧。这个汇报工作,那个要叙叙旧,还有别的单位沟通协调的,人数可就多了去了。
想想诸葛亮,事必躬亲,最后也算是给累死的。再看看曹参,天天喝酒,俩人在同一个部门,干的活可是差别大了。
何况诸葛亮管理的,按现在来说就一个四川省。而曹参需要操心的,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全国。
所以如果把诸葛亮放在曹参的位置上,估计还得早死几年。
曹参的酒量究竟有多大,估计谁也说不准。因为不管什么时间,也无论谁来,他唯一的工作,就是让来客喝饱喝好最后喝倒。
如果一天来一个还比较容易对付,但是一天来几拨,或者分期分批来,那就得发挥连续奋战的精神了。
并且那时候似乎还没有什么双休单休的,除了请假,就得天天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