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这两个咸菜罐子不错,我想买,你打算要多少钱?”云山指着小车上俩罐子说。
“两块,给我两块钱我再买两个就行。”
“老奶奶,那我解下来了哈......这一千块钱你拿着。搬走吧,等你儿子媳妇出来,就好过了,啊。”
装好瓷罐,告别千恩万谢的老奶奶,已是凌晨三点。云山没回夜市,老奶奶说这附近曾是东王杨秀清府邸,不如踅摸踅摸。
小巷再往里走,更脏更乱,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幸亏是冬天,难以想象夏天这里得是怎样的光景。前行百米左右,右手边的一大块空地吸引了云山,里头高大树木不少,风吹过未凋零的干叶子,发出‘刷拉刷拉’的声响,树下的灌木丛黑森森的,仿佛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云山惯走深山野岭,对这种景象无感,只是欣喜突然有了这么块清爽地方,就赶忙跳了过去。
缓步走向灌木丛,脚下不时有残垣断梁,凭借强大的视力,云山依稀能看到断梁上有图画,土里也有琉璃碎片。难道这里就曾是杨秀清府邸所在?
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空地,天越来越冷,却没有什么感应。捡起一片琉璃放进袋子,云山决定先返回夜市那边,改天再来探探。
夜市那边此时正如火如荼,无数支手电筒的光芒,在旧书摊、瓷器摊、古玩摊里寻来觅去,你方看罢我再看,跟耕田似的,不知犁了多少遍;还有头戴矿灯的,手拿放大镜,仔细地看着石头小件,搜寻心中期待的那抹颜色。云山把装瓷罐的口袋扛到肩上,缓缓从市口开始感应,他打定主意,但凡有点感应的,只要钱够,都买下来,放到店里哪怕装门面也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圈下来,并没有多少佳品,大都是玉箍、玉戒指、玉镯、玉手串、玉扳指、玉坠这些小玩意儿,质地也一般,十来件总共花了千把块钱;大点的有个玉帽牌,玉质更次,花了二百元。估计那顶帽子也不是大官戴的;倒是有串红玉朝珠还不错,三分之一的红玉珠,其余用琉璃珠凑的数,要价两千,被云山八百元买入。
古籍、瓷器又是另一片天地,云山并未入门,不敢随便下手,花二十元挑了个顺眼的所谓青花瓷瓶用来装玉小件,便要回去。
突然一个黑瘦男子悄悄拦住他,“兄弟,新到的钧瓷小碗,乡下才收的,要不?收藏行情越来越好了,一个一千块,不看看?”
“对不起,我不要瓷器。”云山很反感这种贴着人推销东西的,当然像卖相机的那样漂亮姐姐除外。
“兄弟,不瞒你说,我也是习武的,我跟你半天了,整个夜市有几个捡漏的、几个打眼的、几个毛贼,哥哥我一清二楚,唯一一个行家就是你,而且你也是习武的,我说的对不?”黑瘦男子嘴里一股烟味儿。
云山忙退后两步,被人跟了半天还没察觉,吃惊之余,不由得重新打量眼前这个看不出年龄的小个子,头发蓬乱,眼睛明亮,大冷的天只穿了秋衣套棉马甲,脚上是黑布单鞋。“为什么要跟着我?你是二道贩子?”云山语气不善。
“兄弟别担心,我不是盗墓贼,也谈不上二道贩子。二道贩子黑心杀价,再转手黑人,我不干那事。”男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又说:“我师父是古董行家,不过他还是武校的老师,轻易不出来。我好赌,拿他老人家的玉如意作抵押,借了一千块钱,输光了。没招,我只好拿我的本事换钱,古董方面我也还行,用一头猪换的这两个碗,寻思卖了钱赎回如意还给师父,再买头猪还给我老子,哪知道这么些人没一个识货的,就你还行,不过你没怎么看瓷器,把我给急坏了。见你要走,我这才出此下策来拦你。你不看看?我国五大名窑,钧窑的好东西,不出三年,涨不到三万,你砍我头。”男子笃定说道。
云山见他说得真切,就让他拿出来瞧瞧,男子从蛇皮袋里轻轻取出一只,托在手中。虽然不懂瓷器,云山觉得小碗古朴雅致,釉色圆润,就道:“钱不多了,只能买你一个,五百我就要了。”
“兄弟,我不是那种漫天要价的摊贩,嗨,咋说呢,一千块钱,你已经赚大便宜了,要不是急着用钱,二千我也不卖。算了,我再找客吧。”男子又轻轻将碗放回袋中,要走。
“钱真不多了,我也不懂瓷器。这样吧,我先出五百,已经是相信你了,你要是信我,明晚九点去夫子庙文德桥,我把剩下的五百给你,我给写条子。”云山有点相信这个人了。
“那行吧,我信你,条子打不打一个样。你就等发财偷着乐吧。明晚我去夫子庙找你。”男子从蛇皮袋里拿出一件破背心把碗包好递给云山。云山付了五百给他后,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