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血肉乌克兰

无论是在心灵终结还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乌克兰,都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地之一。

广袤的平原,丰富的黑土地,适宜的气候环境,让乌克兰成为知名的欧洲粮仓。而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为乌克兰工业的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在现实世界中,乌克兰曾是整个苏联最为重要的工业中心,继承的苏联工业遗产甚至要比俄罗斯还要丰富,核武库、军事装备、空中力量、海军力量、军工企业,航空母舰及其制造船坞都在乌克兰的手中,而乌克兰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让他成为了大国竞相博弈,甚至是拉拢的对象

而在心灵终结中,经历苏俄和厄普西隆统治的乌克兰同样得到了重视和开发,就拿乌克兰的定位来说,虽然乌克兰表面上是划给了帝国欧洲区,但实际上是由塞缪尔的直辖区亲自掌控,在帝国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莫斯科战役爆发前,乌克兰已经是成为了帝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帝国欧洲区原本四十个超大型军工,有八个就在乌克兰,十八个个大型造船工业中,乌克兰就占据了四个,其中两个还是负责帝国海军主力舰艇的制造,在工农业产出中,哪怕去除了被直辖区掌控的部分,流入到欧洲区的工农业产出依然占到了整个欧洲区的百分之二十七,至于物资仓库等就更不用多说了。

而为了保护这庞大的财富,塞缪尔一直都在乌克兰维持着近八十万人的常驻部队,对于长期处于和平的欧洲区来说,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同时还在乌克兰的大城市,比如基辅,利沃夫,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马里乌波尔,利西昌斯克,顿涅茨克城,日托米尔八个城市安装了特制心灵信标用来防止突发情况。

只不过塞缪尔在这一点有些失算,超大型心灵控制增幅器的影响力还是有些失算了,在莫斯科战役结束后,基辅,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的心灵信标并没有成功发挥作用,正常启动的特殊心灵信标除了利沃夫以外都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幸存的厄普西隆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瓦里安也深知乌克兰的重要性,在简单做好布置后便亲自指挥部队消灭乌克兰的厄普西隆部队,而这也是为什么苏军发动斯德哥尔摩战役的时候瓦里安没有参与指挥的原因。

伴随着苏军的猛攻和瓦里安的指挥,在斯德哥尔摩战役结束后,乌克兰仅有利沃夫尚在厄普西隆的控制之中,而瓦里安此时已经没有办法指挥部队前进了,因为厄普西隆已经准备好了对乌克兰的攻势。

一月二十号,集结完毕的厄普西隆军发动了对乌克兰的全面攻势。

在进攻一开始,塞缪尔便在南线拿出了七十万的军力,为南方集团军群,分别从黑海,高加索,布加勒斯特三个方向进攻,其中布加勒斯特方面军总人数就有三十万,主力部队由帝国近卫军团组成,在一天之内就打穿了苏军的普鲁特河防线,摩尔多瓦的一带的苏军在勉强抵抗了四天后败退,布加勒斯特方面军用三万人死亡的代价就拿下了这里,而苏军却丢下了七万人的尸体,当然了,双方都是使用了大量的克隆缸士兵或是机械战士,这个数字就不算在伤亡里面了。

对了,这里提一嘴啊,集团军群和方面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平级的单位,西方喜欢叫集团军群,东方喜欢叫方面军,而这的地位上实际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在本文中方面军低一点而已。

而在攻占了摩尔多瓦后,厄普西隆布加勒斯特方面军便开始向乌克兰挺进,而进入乌克兰后,苏军一改之前的败退,转而开始全力防守,而令人感到颇为黑色幽默的是,在苏军中消灭厄普西隆部队最多的竟然是被心控的帝国近卫军团。(在这里要说的是帝国近卫军团不代表他们是免除心控的,只是说明他们比较不容易被心控而已)。

另外南线部队除了布加勒斯特方面军外,黑海方面军和高加索方面军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战果,虽然两个方面军加起来的人数也只有四十万人,但是由于他们的进攻方向的缘故,两支部队得到了黑海舰队和里海舰队的支援,黑海方面军在黑海舰队的支援下从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费奥多西亚,尼古拉耶夫—赫尔松四个方向对苏军发起进攻,不过由于兵力分散加之苏军获得了大量铁龙坦克,西风火炮,巨炮等援助,黑海方面军初期的进攻并不顺利,但还是在一月二十四号,也就是四天后趁机在费奥多西亚抢滩登陆成功。

而随着登陆根据地的稳固,厄普西隆的装甲部队也逐渐铺开,二十七号,黑海方面军已经逼近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同时在黑海舰队的帮助下,布加勒斯特方面军成功拿下敖德萨,开始进攻乌克兰腹地。

高加索方面军倒是有些困难,由于苏军在高加索山脉的布防,一直到二十八号他们才有所进展,拿下了索契,而里海舰队由于其体量缘故提供的支援也比较有限。

除了南线的进攻,塞缪尔也同时在西方展开了攻势,一月二十号,在利沃夫集结完毕的厄普西隆军西方集团军群一百二十万,塞缪尔亲自指挥,开始对乌克兰内地攻击,而苏军这边也出动了新组建的三个方面军,共计一百万人由瓦里安亲自指挥,这也表明了这条战线上不单单是军队的较量,更是两位顶尖军事指挥官的斗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这只会让战争更加残酷和血腥,因为越往上,越知道在胜利面前,人命是多么廉价。

从一月二十号到二月二十七号,瓦里安和塞缪尔各自指挥部队在乌克兰交锋了大大小小上百次,其中塞缪尔胜利的次数要比瓦里安多,但是很少对瓦里安指挥的苏军造成太大的损失,因为塞缪尔的胜利往往是表面的攻城略地,而瓦里安的胜利多是战略或者战术层面的胜利,与厄普西隆军进行拉扯,以消灭,重创厄普西隆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塞缪尔虽然了解瓦里安的目标,却少有能对苏军造成重创,而这种战斗也是他头疼的点,在面对大规模军团正面作战时,他还真没有瓦里安高明。

不过,军团作战靠的,可不是无脑的碰撞啊。

在经历了初期的失利后,塞缪尔当即转变了自己的进攻方式,地面部队开始以步兵作为主力作战,在克隆缸,狂暴,治疗剂和动能屏障的作用下辅以装甲部队进攻,空军的任务也不是和苏军空军战斗,而是转变方向直接进攻苏军后方,开始对基辅,苏梅,哈尔科夫等城市进行轰炸,并且瞄准了那些重要军工企业,生产工厂和物资仓库,并且派遣破坏小队乘坐钻地运输车进入苏军后方破坏运输线路,同时开始命令部队进攻广大的乡镇。

而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苏军的攻势立刻疲软了下来,瓦里安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低估了塞缪尔的下手力度,只好从前线调集一些部队前往后方。

而随后,则是塞缪尔的又一招数,攻击明斯克,因为他此时通过瓦里安的一系列部署和情报机构已经了解到了苏军正在修建的第聂伯防线,并且意识到了明斯克的重要性,因此塞缪尔立刻分出西方集团军群一般的兵力北上前往明斯克,而瓦里安则不敢轻视,也带兵去支援,毫无疑问,进攻明斯克的只不过是一支由克隆缸制造出来的士兵,基本上就是炮灰战力,而塞缪尔在正面则是占领了日托米尔,文尼察,乌曼等要塞城市,撕裂了苏军防线,瓦里安也只得后退。

而这场战斗也能看出来二人所处的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塞缪尔有资本可以挥霍,可以赌,但是瓦里安没有多少,或者说没有。

这次二人的正面交锋,以塞缪尔的胜利告终,厄普西隆兵锋逼近第聂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