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躬身问道:
“按孔明先生吩咐,已暂时关押于京兆尹府衙。
陛下打算如何惩治这些学子?”
刘协沉吟道:
“这些学子只是附从潘濬,如今首恶已死,朕也不该对他们惩罚太重。
可若是惩罚得轻了,也起不到震慑宵小的效果。
不如将这些学子派遣到我大汉各处村镇之中,教授百姓读书识字,为期三年。”
“三年后,若是他们表现良好,获得百姓好的评价,朕就给他们一个重新来洛阳求学的机会。
否则便永不录用,不得到书院求学,也不可入朝为官。”
王朗闻言连连赞叹道:
“陛下对他们的惩罚恰到好处,真乃圣明之君!”
这上百名学子的出现,也给了刘协一个新思路。
以后如果文人犯了小错,就可以用强制教书的方式来惩罚他们。
还有那些世家豪族,如果不听自己的话,也统统派出去教百姓识字,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
这件事,刘协会专门派人盯着他们,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不愁这些学子们不尽心力。
如今大汉屯田、治学尽皆走上正轨,气氛已经烘到这了。
刘协也是时候拿出‘土地国有’与‘科举’这两个大杀器了。
此二策一出,大汉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其他诸侯再无法在国力上与大汉争锋。
数日后,刘协于朝堂上提出科举之策,土地国有之策。
这两件事刘协已准备了许久,大汉百官尽皆知晓,倒是没什么阻力,直接通过。
可当朝廷发布了政令之后,在天子治下的百姓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陛下要开科取士,量才录用,以后不需要举孝廉就能为官了?”
“如此一来,吾等学子岂不是都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
“太好了,吾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可惜报国无门。
现在有了科考的机会,我一定会考取功名,造福一方百姓!”
大部分寒门学子和读过书的百姓,对刘协的科考之策极度拥护,摩拳擦掌准备参加科举。
而世家豪门之人,对科举则是一片反对之声。
“陛下科举取士,擅改祖宗礼法,此乃取乱之道啊!”
“举孝廉选取官吏,才能选出德才兼备之人。
科举取士只重才能不重品德,岂不是要选出一群奸佞小人?”
“吾等当劝谏陛下,万不可行科举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