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祁镇摧残的不轻的朱瞻基特别认真的想。
……
[朱祁钰的登基,完全是临危受命,他知道,在“叫门天子”,啊不,是“叫门太上皇”叫门无果后,瓦剌必定会恼羞成怒,他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他们选择不迁都,是刚没错,是勇敢没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决定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殊死一搏。
而很不幸,明朝二十万大军,被朱祁镇给霍霍没了。
我们在前面,其实简单说了一些朱祁钰和于谦的安排,特别是朱祁钰把于谦升至兵部尚书,又让他全权指挥这一点,我们再次划重点。
先说,按照明朝的体制,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明代宗为此专门下令,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的重任,命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其节制。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
于谦接手指挥任务后,必定是举荐人才,调兵遣将,妥善安排。
如原大同副将石亨,他在“土木堡之战”中战败,选择单骑逃回,被贬官下狱。
但于谦认为,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而且战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于是选择将其释放,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统一指挥京师步兵部队。
在后来的保卫战中,石亨指挥有方,英勇作战,战果显着。“论功,亨为多,晋侯。”
另以名将指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和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还严惩了一批贪生怕死、玩忽职守的将校。
另外,于谦还改革了军制,把传统的“三大营”改为10个团营,使其更加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整军备战,明军兵精粮足,士气大振,严阵以待。
在这些安排之外,于谦在作战方面,选择从各地调来兵力,日夜赶造武器,装备军队。又在北京周围布置兵力,严把九门。
两京、河南、山东等地的勤王部队也陆续赶到后,于谦又严整军纪,选拨新进将领操练军兵,分守九城,并命令边防部队加紧修固沿边大小关隘。
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一个依城为营,以战为守,分调援军,内外夹击的作战部署,准备与瓦剌军决战于北京城下。]
虞美人并不懂军事,但这不重要,她只要能手握资料,会照本宣科,会查作战图就可以了。
她感觉这样的她就已经相当优秀,不需要更加优秀了,反正天幕下有大佬能听得懂。
[在后勤方面,于谦抓住了土木堡之变失败的主要原因——军粮不备、军械不习、运输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