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太生猛了。
两个人就敢冲锋陷阵,将百人清军杀的望风而逃,有一半人直接投降了。
就问还有谁?
早知道,不必来这么多人了,派他俩来,是不是就拿下炮台了?
三座炮台,双喜和王隆两人拿下了两座,简直骇人听闻。
同时,也让一群起义者,彻底看清了大清的虚实。
原来是纸老虎,一扯就烂糊。
李佑卿起了招揽心思。
其实清军不堪一击,起义军同样是乌合之众,鱼龙混杂。
靠利益许诺聚集的一群理想主义者,能指望他们推心置腹?
一个个暗怀鬼胎。
李佑卿先是面色温和的问:“二位怎么称呼?”
双喜见他前倨后恭,淡淡道:“俺姓张。”
多一个字都不说。
李佑卿脸上闪过尴尬和恼怒。
王隆赶忙接上:“俺姓王。”
李佑卿后槽牙咬的咯咯作响。
马勒戈壁的,姓张姓王的多了去了。
李佑卿拂袖而走。
王隆:“什么他妈的东西,见咱们能打,就巴巴的想要招揽,他特么能付得起工钱么?”
鹿岗镇人很骄傲,即便那里不是全国的枢纽,也不是港口,甚至都算不上农业发达地区。
但就是骄傲。
经常有洋人去鹿岗镇,鹿岗镇百姓都拿鼻孔看他们,洋人算个几把。
不服就削你。
来了外面,也是一样。
当起义军占领了三座炮台后,周边的散兵游勇和百姓纷纷来投,起义军的规模快速涨到了500多人。
镇南关总都督黄明堂是极开心的。
其余人都倍感振奋。
只有双喜和王隆见了直摇头:“好家伙,越来越杂了,必败。”
人多了,武器弹药跟不上,未经训练,甚至还有人拎着锄头和斧子,拿这些来造反。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明末的时候,李自成的动辄几十万大军,能瞬间被几千人正规军瓦解。
当孙公武听说起义军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夺下了三座炮台后,兴奋的快要跳起来。
造反那么多次,这次无疑是最成功的。
他立刻问:“可与那两人有关?”
属下点点头:“据说三座炮台,那二位夺下了两个。作战勇猛,枪法如神,真乃豪杰。”
孙公武凛然:“哎,可惜早不得到如此悍将,否则也不会屡次失败。”
旋即振奋:“走,我要带着国际友人,亲自登上右辅山庆贺。”
孙公武马不停蹄,不顾舟车劳顿,在最快的时间赶到了右辅山。
正好,赶上了清军派兵来攻,想要夺回右辅山。
此时,何武镇守镇南炮台,李佑卿镇守镇中炮台,而黄明堂、孙公武和黄兴都在镇北炮台指挥战斗。
正常来说,双喜和王隆这样的悍卒,应当放在前线。
可李佑卿和何武一致决定让他们留在镇北炮台。
双喜有点恼,但因为王隆都开始跳脚了,他反而息怒:“稍安勿躁,你也看见了,这个杂牌军用不了多久肯定吃大亏,到时候我们就该上场了。”
孙公武接见了两人,一番嘘寒问暖,搞的双喜和王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最后,孙公武说:“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究纳细流。以后,二位就留在军中,孙某必不会亏待二位。待得起义成功,至少也是都督级别的任命……”
饼画的很大。
然而,王隆指着孙公武身后问:“这人是鬼子?”
孙公武愕然:“忘记介绍了,这位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英文秘书池亨吉。”
王隆登时眼睛立了起来,往地上啐了一口。
池亨吉眉头一挑:“阁下,可是认识我?”
王隆虽然讨厌日本人,却知道不能泄露身份:“不认得。”
池亨吉见状,虽然不满,却也说不出别的。
除了日本人,孙公武身后还有几个大鼻子法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