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断舌之少年,仇敌之幼子

姬宫湦佯装又欲发怒:“尔等方才如此嚣张,竟然不知要交代何事?”

公子皇父赶忙提醒:“尔等方才挥舞棍棒,捉拿愚弄那名少年,究竟是何缘故?”

青壮奴仆这才恍然大悟,指着那名少年解释。

“启禀天子,此人乃盗贼之后,时常到吾家公子田地偷盗吃食。吾等并未伤及其性命,只是愚弄一番,使其不敢再犯而已。”

少年咬牙切齿,言词含糊道:“尔说谎……”

姬宫湦循声朝少年望去,瞬间感到无比震怒。

只见少年的舌头短了半截,显然是被他人用利器切断,创口尚未完全愈合。

“尔慢慢细说,真相为何?”

少年吃力道:“天子,吾,识字,可用笔……”

姬宫湦当即挥手示意。

寺人尨很快便送上笔墨,并将少年引导到空几案上。

少年原本双手颤抖,落座之后才有所缓解,随后娴熟地拿起笔,开始描述此前遭遇。

青壮奴仆见状,得知方才谎言肯定会被揭穿,脸色早已煞白如霜。

姬宫湦目光始终不离少年。

从少年书写手法看,显然是自幼接受教育。

西周末年,卿士贵族方能识字,学习写字更为苛刻,需要家族有极高地位。

许多商贾识字,一部分为诸侯国公族庶出子,自幼便跟随嫡出子学习。

另一部分则积攒家资后,重金聘请落魄卿士贵族传授。

为垄断知识,西周文字体系极其复杂,单是认识常用雅字,便至少需要七八年,更不说达到熟练书写的程度。

除此之外,各诸侯国对同一个字,写法也是天差地别。

若非中原各国雅音差别不大,且有译师、向导、商贾等群体互译,华夏九州早已分崩离析,重归原始部落时代。

姬宫湦此前推广俗字,因其书写简化,且行文趋于白话,很快便覆盖大周各郡县。

甚至还通过商贾,逐渐在各大诸侯国中蔓延。

伴随使用群体快速扩大,大周俗字地位急剧攀升,如今早已改掉俗字之称,成为将会通行九州的大周通字。

少年所写虽为宋国文字,却也因为现场气氛紧迫,夹杂着不少大周通字。

待少年洋洋洒洒写完,寺人尨才小心接过,送至内史伯朙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