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辰皓斜了皇太极一眼,语气也慢慢变得不善:
“皇太极,吾皇予你一年之期筹备,更以交易助你装备五十万大军。
此外,还许你保留北元玉玺。若你仍不知足,此次西征,满清便无需再去了。”
这话也许别人听不明白,可皇太极却是知道朱琳泽对于大清西征的宽容度有多大。
先不说给一年的时间募集兵马,整顿军备,单是让皇太极保留了元朝的传国玉玺一事,就冒着不小的风险。
玉玺作为古代皇权的象征,具有极高的政治价值。
皇太极获得北元玉玺后,可以借此表明自己继承了元朝的正统,从而增强自己在蒙古诸部中的政治权威。
虽然说元朝已经灭亡了两百多年,但是大大小小的蒙古部落不计其数。
若是加上准噶尔汗国(又称为瓦剌)、克里米亚汗国、不哈拉汗国、哈萨克汗国等等曾经元朝的藩国,这绝对是一股极为恐怖的力量。
拥有极强军力的皇太极,手持元朝玉玺,无论是用来收服其他蒙古部落,还是借此进行谈判结成联盟,都是非常有用的筹码。
蒙古人可能对这个汗,那个汗不认识,可一提到元朝玉玺,没有谁不认识,也没有谁不认同,因为这代表着蒙古人曾经最高的辉煌。
另外,皇太极之所以很顺利地收服了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很大一个方面就是因为有了玉玺,有了元朝正统继承者的身份。
见袁天赦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皇太极赶忙行礼,苦涩问道:
“伍大人,此次从东亚到西欧,征程近两万余里,中间强敌无数不说,最关键的是没有后勤补给。
大清倒是有能力效仿大元西征的打法,以战养战,可那样免不了屠城和劫掠,对此,征途陛下是否准允?”
对于大明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皇太极很清楚。
虽然他很赞赏这种严苛的军纪,但是满清做不到,因为他没有大明那么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
可若是效仿历史上蒙古人西征的战法,就必然会涉及屠城和劫掠,皇太极又担心这会引起朱琳泽的不满,直接从后面把他们给灭了。
听到这话,伍辰皓陷入了沉默。他也仔细研究过蒙古人西征的打法,清楚皇太极的担忧不无道理。
蒙古人西征之所以不需要后勤补给,依赖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带着牲畜共同出征,第二个就是屠城和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