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壕沟挖到在地面上只可看到炮口的深度。
而壕沟壁分三道防护墙,最外围是夹层,日军把巨大的南天门圆木锯成两米多长的木板,两层木板中夹厚3厘米的铁板,直栽入土内作防护墙;然后是两排装满土石的铁桶组成沙石防护带;最后是木桩墙,墙体每隔两段或三段木桩就纵向或横向地用锔子加以固定。
壕沟内的柱子也是把几根松木捆在一起使用。
苏扬看着工事有些抑郁,这还是他们在二防细致研究的第一处阵地。
这个炮兵阵地顶层松木上面埋上泥土充分地加以固实,再在表面铺上杂草做伪装。以此保证防御工事的强度能够抵御榴弹炮炮击与空袭时的直接命中。
“竹内连山就是学土木出身的,他的士兵大部分都当过矿工,除了挖老鼠洞,爆破也非常的在行。”死啦死啦说道。
苏扬未置可否,他觉得前两天死啦死啦在沙盘推演上对虞啸卿还是放了太多的水。
俩人沿着交通壕进入日军二防的内部,日军把坑道在适当的地方\"T\"字形弯曲,先往前10米,然后向左右分别延伸20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这样就增加了屯兵面积,可以放置兵器、弹药以及储存其他一些物资。
这些坑道是为了在主兵营遇到炮轰时,可以当作预备兵营使用,同时也可以收容伤兵。
洞穴有多个出口,可以避免发生闷死、被埋的危险,各个洞穴之间还互相联通,以达到更高的安全级别。
此时坑道里并没有人,因为这里并没有子母堡里面舒服。
除了俩人在汽油桶管道里碰见的那个倒霉鬼。
二防的设施确实要比一防更具有人性化。
堡垒的外围遍布蛛网状交通壕,用以连接各个主要阵地,重机枪和步兵炮可以通过交通壕来回移动。
交通壕虽不像地堡那样建造的坚固无比,但由于加有掩盖,且在侧壁凿有大量洞穴式掩蔽部,也就是猫耳洞,可使士兵躲避火炮的攻击,待对方攻入阵地后突然钻出实施反击。
此外,交通壕各段还连接着大量散兵坑,坑口宽80厘米左右,坑内宽些,呈罐状,日军可以站起来射击。
苏扬和死啦死啦看完阵地后就回到了坑道里。
“整个子母堡外设有铁丝网,据点群外围又加设两三道,每道纵深4米,以两米高的木桩或铁桩固定。据点最内层还设置了铁片网,铁片宽2到5厘米,钉在木桩上。”
死啦死啦在笔记本上写道。
“步兵爬不上来,除非坦克开道。”
苏扬继续补充着。
死啦死啦叹了口气:“你没注意到电话线吧?从堡垒伸出来的电话线,有六条!基本摇一摇就能告诉你整个前线的动态,这样一来步兵机动就更灵活了!”